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把握教材是教师永恒的主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8:3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把握教材是教师永恒的主题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校长的主要思考之一。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比较多的:有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提高教学质量,有的以加班加点来提高教学质量,有的以办重点班来提高教学质量等等。就目前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科学、最有效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科学的教学方法,二是正确的教学内容。在很长一段时期,很多学校将视点瞄向了教学方法,纷纷学习洋思、杜郎口、东庐等地的成功教学法。但是到目前,全国还是只有一所洋思、一所杜郎口、一所东庐。大家都感觉到他们的方法不难移植,但为什么不能成功。成功教学法的背后还有一个法宝往往被大家忽视——科学的教学内容!

自上学期在全校开展说教材以来,收获颇丰。老师们在寒假将春季一册教材用知识树形式整体建构,在本学科脱稿说,提高了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能比较自觉地将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立足全册进行教学。暑假中,学校又安排老师们将眼界放得更远,立足点放得更高,进行整个学段的说教材准备。

8月5日,全体教师返校。原普育学校的老师进行学段说教材展示,今年新分配和新招聘老师学习,然后回去准备,在8月26日进行展示。

8月5日上午,50多位老师分为4组分头展示,区教研员进行了打分和点评。下午1:30,我在报告厅为老师们做了题为《有效课堂的策略》的报告,特别对如何说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上学期,王敏勤老师曾经对普育学校的老师进行了说教材培训,那时主要是一册教材。这次说的是整个学段教材,老师们利用假期,付出很多,但仍然看出参差不齐,看出能力和态度之间是有差异的,非常需要再指导,再动员。 如何说教材?

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讲授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一个教师如果把这7个问题说清楚了就是一个教学专家。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并加以说明);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 6.初中要分别说明考试大纲的要求;

7.如果学校领导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

写完教材分析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登台演讲,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一遍完成,要反复讨论,烂熟于心。所以我们提出要“煮”教材,煮熟煮透,真正理清教材的三大体系并熟能成诵。

然后是说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也是按照以上七个方面说,只是说一册教材比说一个学段要具体一些,说一个单元就更具体了。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在暑假长假说一个学段的教材并说秋季学期的单册教材,在寒假说春季学期的双册教材。每次说教材活动都有评价表。现在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开展了说教材的竞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很好。

“知识树”是我们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我们不仅在“说教材”时用,在上课时也用,一堂课至少要有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有些比较长的课文还有“段落知识树”,形成“知识林”。如果是在黑板上临时板书,教师只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线索用树状表示出来就行。如果用电脑制作课件,一般要用PPT模板,很好操作。王教授现在提出“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许多学校做得很好,如天津市河东实验小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灵宝市第四中学等,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和宣传栏里都喷绘了各科的“知识树”,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材。 本次说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6项:

1、没有读教材,更没有“煮”教材,特别是曾经上过的老师,自认为上过就熟悉。 2、课标是只读而读不出味道的,需要分析,需要结合教材逐一分析。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不是一个学段的标准。课标是国家对教材的最低要求或者说基本要求,要做到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人本化。 3集合不是整合,连在一起不是建构。

4教学建议是你的建议,不是专家或教辅书的建议。 5、既要有悟性,更要勤奋。勤奋和悟性是教师成功的法宝。 6、既要有整体建构,又要有理性分析。 下一阶段说教材要重点做好的6项: 1、把握课标,煮熟教材; 2、前后联系,整体把握; 3、牵线搭桥,纵向梳理; 4、把握重点,目标明确; 5、感悟提升,独特见解; 6、课件明晰,脱稿叙说。

把握教材是教师永恒的主题,说教材是把握教材的有效途径,不仅要说学段的,还要说单元的和一个章节的;并且说教材不是一次活动,而应该作为一项常规,要时时抓,抓实在,只有这样,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基础。

搜索更多关于: 把握教材是教师永恒的主题 的文档
把握教材是教师永恒的主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a6u6ufwe5nrap1skq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