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布鲁姆 - 反英雄人物 - 生活的复归之路 - 秦柏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7:5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学刊2011年第4期

布鲁姆“反英雄人物”生活的复归之路

秦柏茹

呼和浩特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摘

《尤利西斯》《奥德修纪》要]乔伊斯的作品是一个变形的神话,作家有意识地将作为小说的神话原

型,作品的情节所象征的现代的生存状况与原始的生存状况进行对比。神话史诗不仅为小说提供了一个类比框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荷马史诗原型隐喻和象征意义,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以及重建自我价值的过架,

程,并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寻求精神出路的宣言。

[;布鲁姆;反英雄;关键词]《尤利西斯》[I106.4[A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乔伊斯作为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大都是荒漠的心灵,阴冷、灰暗的精神世界,他的内心激情时时被难以名状的焦虑、苦恼、孤独、绝望所煎熬着,这些都根源于他救《尤利西斯》世情绪的一种精神探索。他的代表作可以看做是一部现代神话,作者通过布鲁姆和斯蒂芬两人在18个小时内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都柏林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其中作者所塑造的布鲁姆形象可以说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罕见的经典。

《尤利西斯》继承了《奥德修纪》的意义和结构,有意识“潜文本”,地将荷马史诗作为小说现代题材的使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历史相连,通过借鉴历史神话来关照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无疑增加了一份严肃感与厚重感,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奥德修纪》社会文明异化与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严肃思考

《尤利西斯》对的影响是很深的。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形它既形象又概括了原始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所以具有式,

原型意义,通过借鉴运用神话,更适于表达现代作家对人类生存的整理反思,所以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成为20世纪西《奥德修方现代文学普遍而突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者借用纪》构成了作品的神话框架,并将奥德修斯与布鲁姆形成一组人物对照,旨在揭示现代人生存的荒诞、庸俗,从而企图为现代人寻找一条精神复归之路。同时通过古代与现代的对照,也展示出现代社会的污浊、混乱,借用神话模式无疑使文章在构思方式、内容意义上都体现出一种深度,更有利于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展现出来以引起社会共鸣。

《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的对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比揭示出现代社会的荒诞浑浊与现代人生活的滑稽无奈,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作者通过这种反讽的手法在呼唤着现——现代人精神救赎的关键。布鲁姆的形象代人性的回归—

之所以能屹立与文学画廊,不在于他的庸俗无能,而在于在

人性复归

[1672-8610(2011)04-0116-02文章编号]

他善良忠厚,有恻隐之心。这他身上还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种人性的光辉在西方现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凭证,所以,在现代社会布鲁姆也是一个“英雄”《尤利西斯》:“《尤利西斯》的译者理查德·艾尔曼称是《奥”。“布鲁姆身上最神圣之处在于他德修纪》的和平主义版本

[1]

体现的人性”。《尤利西斯》的中文译本译者金堤教授承

《尤利西斯》袭了艾尔曼的观点,提出“的主旋律是一曲颂歌,赞美的是普通人无私的爱……本书的主旨在于歌颂全面

[2]的人,布鲁姆与奥德修都属于这类人”。那么,通过与神话

,《尤利西斯》原型的对比是如何说明现代人精神萎缩与失去〈尤利西斯〉:秩序与神话》勇气的呢?艾略特在《一文中称《尤利西斯》是现时代所找到的借以表达自身的最重要的作:“在使用神话,品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的过程中,乔伊斯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它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可以说,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这《尤利西斯》就是神话结构的重要作用,既是为小说赋予形式和统一性的方式,又是给当代混乱的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这种神话化倾向,方式”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很重《神话的诗学》要的特征。前苏联一位学者在一书中说到,神话化的诗艺是十九世纪以前古典小说结构遭到破坏后赋予小说叙事以新的结构的重要方式。它是在缺乏永恒和不变因素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找到永恒模式的方式,在二十世纪,只剩下神话才能超越社会历史的限定和空间时间的限定,表达社会宇宙和自然宇宙的某些本质性规律。这位苏联学者的观点与艾略特基本上是一致的,代表了神话批评中乐观主,《尤利西斯》义的方面。在这个意义上中与《奥德赛》建立的并行结构,构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反讽,就是说,今天的爱尔“英雄”,兰只存在像布卢姆这样的只存在布卢姆式的历险。

[3]

[基金项目]“《荒原》《尤利西斯》(CXJJS10011)阶段成果。内蒙古师范大学校级课题与的象征隐喻神话模式”[作者简介]秦柏茹,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16—域外采風“反英雄人物”秦柏茹/布鲁姆生活的复归之路

变为现代社会的精神荒原。

小说最终没有交代布鲁姆的理想是否实现,但是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希望的出口。布鲁姆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最终他的实践得到了认可,莫莉在睡梦中看到自己,“丈夫要比情人可靠”;斯蒂芬在他与丈夫曾经热恋的场景

的救助下得到了许多心灵的慰藉,朦朦胧胧中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他真诚地帮助他人,最终人们承认他“心地不错”……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事实是最好的证明,他也渐渐找回作家透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种种自信与生命活力。在这里,露出了这样一种信念,人类的进步无须仰仗外在的救世主,而是可以通过自救来获得新生的。

《奥德修纪》总而言之,作者借用这一神话故事,通过布形象而鲁姆与奥德修在恢复与重建家园过程中的种种对照,生动地展示了作为现代人典型代表的布鲁姆重返人性本真的过程。在貌似庸俗猥琐的布鲁姆身上,深藏着为了理想不断追求的精神.光芒。本人认为,这是布鲁姆与奥德修最主“尤利西斯”为标题,显然是向读者要的共同之处。作家使用

暗示每一个活在现世的现代人,注定了会像古希腊英雄那样在人生之海上漂泊沉浮。只有靠勇气、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有可能达到希望的彼岸,找到自己的归宿,到达自己灵魂的家园。

《尤利西斯》所以的神话模式带给小说的最鲜明的风格特征,“反英雄”是喜剧性的反讽。但是人物布鲁姆人性本真的复归之路还是大有希望的。我们刚开始会认定布鲁姆是一个甘愿戴绿帽子的懦夫,是一个现代生活中没有英雄气概的可”,“全面怜虫。但乔伊斯本人却将布鲁姆看作是“一个好人。事实上,的人”乔伊斯对布鲁姆形象的塑造是全方位的,因为人的性情本是如此,这样才能再现生活才能反映现实。我“英更应该看到他身上的们在看到布鲁姆无能庸俗的同时,

色彩。在西方现实社会面前,他还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雄”

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所以他总有外出寻找生活所以他总会萌支撑点的意念;他怀念儿子未死之前的生活,

生出重建家园的期望,他有作为人的典型情感,所以他对于妻子初恋的场景记忆在心……他用父亲般得关怀救助斯蒂芬,并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希望以此来感染莫莉,重新恢复“家”的温馨与欢乐,不论他的方式可行与否,但是至少他在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努力着,实践着。他的身上虽然没有专一、机智、执著,并且他的每一个行为与奥德修斯的勇敢、

“反英雄”思想都可以用的观点来解释,但是,如果对比仅作这样的比较就只能看到小说讽刺层面的意义,但小说的主旨并不限于此。当我们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的关照下审视布鲁姆时,就显而易见其所具有的英雄性格。要知道在现代荒诞的社会中,西方社会的荒诞导致人们生存境遇的尴尬,正如艾略特《荒原》中描写的西方人的生存状态,即不生不死,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是为了生而生,活着毫无意义与价值,因此,相比较而言,布鲁姆所具有的这些品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所以作者把西方人精神回归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尤利西斯》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它的显着之处在上

于运用反英雄人物形象深刻阐释现代社会的精神荒原。古代经典的英雄变成了现代社会猥琐、堕落的反英雄,叙述形式和内容间的矛盾形成深刻的反讽效果,崇高的古代文明蜕

【参考文献】

[1]——论《尤利西斯》郁青.寻找失落的自我—的神话原型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9).[2]——论詹姆斯·乔伊斯的金堤.西方文学的一部奇书—

《尤利西斯》[M].九歌出版社.

[3]:秩序与神话[M].国际文化出版公艾略特.《尤利西斯》

1989.司,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上接第115页)

而且会提高人的理性。它的逻辑结构的发展不仅会走向悖谬,给人带来不幸、灾难、痛苦和悲剧命运,而且这种逻辑结构的发展还会给自己开辟道路,走向新的欢乐的彼岸。人只有在文化面前丧失理性的时候,才会使自身陷入压抑和悲苦之中,才会陷入看似不可能而实际可能的人生悖谬之中。石黑一雄看到了悖谬,说明他在人类文化面前并没有丧失理想。他是一个清醒的人,是想要唤醒更多的人,想要更多的人跟他一样清醒。研究悖谬是为了排除悖谬,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理性人文世界,而不是陷入深沉的悲哀。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远离虚无,逃离压抑和痛苦,真正去了解荒诞故事背后,作家想要我们去挖掘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M].译林出版社,2007.石黑一雄.千万别丢下我[[2]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3]Wai-chew.KazuoIshiguro[M].Routledge,2010.[4]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5]M].三联书店,1984.维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6].北京大学出版社,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

2003.

[7]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4]M].译林出版社,2003.石黑一雄.长日留痕[

—117—

布鲁姆 - 反英雄人物 - 生活的复归之路 - 秦柏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ajf85uej1xep136oe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