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案设计及设计意图
四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让学生估算需要准备多少钱购票的具体问题,教学乘法估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1)、生活中有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
(2)、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2、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可以说,估算无定法。
教材以学生两种常用的估算方法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谁的估算比较好一些?为什么?”使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合适与否的标准应看估算结果是否合乎实际情况,明确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就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具体环境中的估算与一般计算题的估算有所区别: 所以有两个疑问:
? 第一、一般计算题中的估算是否完全遵循四舍五入法? ? 第二、到底以简便优先还是准确优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估多、估少的训练,培训学生的数感,沟通估算与精算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估多估小的判断;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课前活动:
师:大家都知道我是黄老师,想不想了解黄老师更多的情况?
师:黄老师今年大约40岁了。大家猜猜,黄老师今年多少岁?(用“多一些”、“少一些”引导学生猜出老师的年龄是36岁),刚才我把36岁说成大约40岁,大家说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师:大家还想了解黄老师的体重吗?黄老师的体重是124斤,大家说说这个124如果看成近似数,可以估成是多少?如果估成12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如果估成130呢?
师:好,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把一些数看成近似数来思考,数学王国里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和估算来一次亲密接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借班上课的老师往往很好奇。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年龄、体重进行猜测、推理,既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为估算教学奠定了基础,作好了认知准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境
课件呈示:王老板想买一块面积1800平方米以上的地皮。土地开发商张经理向他推荐了这样一块长方形地:长104米,宽19米。
师:对于这笔土地转让,两人想的问题却不同。(课件出示:开发商想:我的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王老板想:这块土地有1900平方米以上吗?)
2、比较
师: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想想哪个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哪个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意见,选择算法 3、引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