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必修1 第三章检测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5:30: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化学1(必修)第3章 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 )

3. 以下过程涉及氮的固定反应的是( ) A. 盛夏季节,雷雨肥田植物生长茂盛 B. 氨的催化氧化

C. 动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

D. 含氮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

4.科学家经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碳科学。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的各种单质都只含有碳元素 B. 碳的各种单质虽然结构不同,但性质相似 C. 碳元素的单质性质完全相同,用途不同 D. 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 5. 下列溶液中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⑥紫色石蕊试液( )

A. ①②③⑤ B. ①⑥ C. ① D. ②③④⑤ 6.右图中,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

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是NH3,y是浓氨水 C.x是CO2,y是稀硫酸

B.x是SO2,y是氢氧化钠浓溶液 D.x是Cl2,y是NaNO3稀溶液

7.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 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a:b

B. a:2b

C. a:(a+2b)

D. a:2(a+b)

1

8.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 ) A. FeCl3

B. SO2

C.CuS

D. FeS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可以做成硫磺软膏,防治皮肤病

B.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分别可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将明显增强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退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退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1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常温下铁、铝容器盛装浓硫酸 C. SO2使品红溶液退色

B. 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 氨气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11.把SO2通入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中,肯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Ba(NO3)2,HCl B.BaCl2,NaOH C.NH3·H2O,CaCl2 D.MgCl2,(NH4)2SO4 12.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m1 g 金属;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m2 g金属。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 ) A.m1一定大于m2 B. m1可能等于m2 C. m1一定等于m2 D. m1可能大于m2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HCO3- + H+ === CO32- + H2O C.CO2与苛性钠溶液反应 CO2 + 2OH- === CO32-+ H2O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的总反应 CO2 + OH-=== HCO3-

14.能鉴别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 A. BaCl2 B. Ba(NO3)2

C. Ba(OH)2

D. AgNO3

15. 向50 mL 18 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 小于0.45 mol C. 大于0.45 mol,小于0.90 mol

B. 等于0.45 mol

D. 大于0.90 mol

16.“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2

B.制CuSO4:2Cu + O2 △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17.下列物质中,长久放置后因被空气中某物质氧化而变质的是( ) A.NaOH溶液

B.Na2SO3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氯水

18.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19.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Fe3+、NO3-、Cl-、I-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溶液中( ) A. 一定含有I-,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B. 可能含有NO3-,Cl-和I-

C. 可能含有NO3-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0.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Mg2+的溶液:Na+、NH4+、SO42-、Cl- B.碱性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21.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向碘水中滴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22.下列反应发生后,溶液中H+浓度显著增大的是( )

A.将SO2通入溴水中 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C.将NH3通入稀硫酸中 D.将Cl2通入KI溶液

23.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 ②2 mol硫化氢和1 mol二氧化硫 ③2 mol一氧化氮和1 mol氧气 ④2 mol氨和l mol氯化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24.0.6 mol铜与适量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其物质的量可能是( )

3

A. 1.0 mol B. 1.6 mol C. 2.2 mol D. 2.4 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25. (本小题满分8分)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25℃,101 kPa 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 ,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 (CO) = L (2分),V (H2) = L。(2分)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 L ,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 (CO):V (H2) = 。(2分)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 L ,则a的取值范围是 。(2分) 26. (本小题满分9分)一硬质玻璃管的两端装有带导管的塞子,左、中、右分别放有3个湿棉球(如图所示)。c球浸有淀粉碘化钾溶液;b球浸有碘化钾浓溶液;a球浸有溴化钾溶液。实验时,从右端缓缓通入氯气,同时在b处微热,并逐渐向左移动酒精灯。则可观察到:在a处有 色的 产生;在b处有 色的 产生;c球变成 色;稍冷却后,b、c之间的管壁上有 色的 析出。通过实验可以判定Cl2、Br2、I2的氧化性 最强,Cl、Br、I的还原性 最弱。(每空1分)

27.(本小题满分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高温 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Fe

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分)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2分)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4 d.用浓硫酸吸收 28.(本小题满分15分)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实验装置:

4

搜索更多关于: 化学必修1 第三章检测题(含答案) 的文档
化学必修1 第三章检测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bj95p55a4mg6383wb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