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整理与评价
教材分析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学习”。本套教材把“学习评价”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教科书上,贯穿于教学教学活动中。同时,每册的最后,把传统教科书中的总复习改为“整理与评价”。根据每册教科书应达到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通过具体素材,从知识与技能、问题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整理与评价,帮助师生了解本学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体验,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本单元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对数以及运算的认识。 2.在观察比较重感受数学规律。 3.在拼摆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在分类与整理中感受其价值。
本单元数学活动有2部分内容: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问题与思考。其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共设计14道题,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技能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查;“问题与思考”部分共设计9道题,对本学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目标的实现水平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感受,二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自信心等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评价,使学生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以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与评价,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整理与评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 2.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整理与评价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对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要突出结构性和关联性。
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如一起画“知识树”、一起“串珍珠”等,先让学生回顾本学期学了什么,将一个一个知识点写在一颗颗“珍珠”上或一个个“大苹果”
1
上,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将这些苹果挂在大树的什么位置、如何将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并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对所学内容的训练,要体现趣味性和针对性。
在期末总复习阶段,由于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因而容易丧失学习的新鲜感。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另外,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归结为马虎、不认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的分析,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认识图形(一)与分类 找规律 总计
第一课时 2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00~101页(第1~8题) 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以及比较大小等。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数位组成等知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创设及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感受2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2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 2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或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生答各自生日日期)你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今天,亮亮在同学们的陪伴下过生日啦,大家想不想去给亮亮送去生日祝福?(板书:20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亮亮过生日的情景图)
(学生纷纷送上自己的生日祝福)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数数、读数与写数。
师:亮亮谢谢同学们的生日祝福,同学们能帮把这些事物均用数来表示吗? 生1:有一张桌子,一个生日蛋糕,一把蛋糕刀......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这些事物的数量。
生2:二个小杯子,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小杯子的数量。 生3:有三个气球,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气球的数量。 生4:图中有四名男生,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男生的数量。
生5:亮亮生日蛋糕上插着七支蜡烛,蜡烛的数量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
师:事物的数量有几个,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你们能继续数一数下面事物的数量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第2题)如果事物的数量比10大,我们怎么做到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些事物的个数呢?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七星瓢虫有17只。 生2:我是两个两个地数,有19个樱桃。
生3:我是先把10只七星瓢虫圈起来,再继续数还有7只七星瓢虫,所以共有17只七星瓢虫。
师:在数20以内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可以十个十个地数,......只要能做到数的过程中不重复数、不漏数,最后数的数量是正确的,你就是最棒的!
(课件出示无序排列的20以内的数)
师:数朋友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你喜欢的数朋友说些什么呢?
(给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时间,指着数字,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3
生1:我想对0说,你是这里最小的数,你可以表示开始也可以表示没有。 生2:我想对9说,你是最大的一位数,你的前面是数字8,后面是数字10. 生3:我想对10说,你是最小的两位数。你的十位上是数字1,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
生4:我想对12说,你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生5:我还想对12说,你的个位是2,十位是1.
生6:我想对15说:你的前面一个数是14,后面一个数是16。 设计意图:通过与数对话,让学生复习数的顺序、组成与数的大小。
师:看来大家对数朋友都很了解。这些数朋友想排队来我们的教室,大家看排的好不好。(课件出示,4排无序排列的数字)这些数朋友都急着想进来,所以没排好,大家能按要求找到某一位数朋友吗?第一排从左边数第4个数朋友是谁?你知道从右边数这个数字排第几吗?你能说出最喜欢的数朋友的位置吗?(学生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全班展示)
师:数字朋友看大家都知道了它们的位置,所以还想站整齐队伍,你们能帮它们排排队吗?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和别人不同。(鼓励不同排法,并展示不同排法)
生1:(从小到大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生2:(从大到小数)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师:今天数字朋友非常开心,想和大家玩游戏。大家想玩吗? (课件出示:捉迷藏
10个一是( );20里面有( )个十;20里面有( )个一;
1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7.)
(给学生充分小组交流时间,指着题目,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师:观察下面一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按照它给的顺序填数吗? (课件出示:1、3、5、( )、( )、( )、( )、( )、( ))
生1:这是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字。 生2:这组数字依次加2.
生3:1、3、5、7、9、11、13、15、17.
师:今天数字朋友过的很开心,想给大家了解一些它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介绍多和少概念的产生,石子计数,结绳记事,数字的产生等)
设计意图: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三、巩固知新。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