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3:27:06 本文由顾夕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求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 第一部分——专题讲座 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

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孩子,每天面对着孩子各种各样的言行。是否想过如何寻找对孩子行为的恰当解释?如何从孩子的言行中辨别他们真实的需要 一. 二.

什么是儿童需要?

需要是儿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其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

三.

儿童的发展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倾向于遵循自身内在的

发展逻辑性和规律性。

? 儿童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的时刻,需要都是不同的;儿童需要的产生、满足与发展,不

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受环境变化的制约和影响。 二. 儿童行为背后的真实需要? (一)儿童有哪些需要?

幼儿园教育从辨别儿童需要开始,只有了解和尊重儿童的需要,将“满足儿童的需要”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教育切入口,才可能激发儿童的

内在动力。

基本的生心理需要 儿童认知性发展需要

秩序的需要 避辱的需要 避害的需要用 依恋的需要 宣泄、玩耍的需要 直觉动作的需要 自然空间的需要 日常生活中食住排泄的需要 求成的需要 获得知识运概念的需要用 劳动的需要 儿童社会性发展需要

(二)对儿童行为的合理解释?

儿童的需要是合理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言行来辨别儿童行为背后真实的“需要”。

基本的生心理需要:秩序的需要——观察示例1

*刚入园的第一周,贝贝在妈妈的陪同下,愉快地在幼儿园玩到10:30回家,妈妈给她吃些小点心;第二周开始,妈妈不再陪伴,贝贝也能够愉快地活动,可到了10:30,贝贝又开始哭着要回家了,老

师给贝贝递上小点心,并轻轻告诉她小朋友都在吃小点心了,贝贝就安静下来了。

基本的生心理需要:秩序的需要——观察示例2 ●娃娃家和建构游戏的玩具很多,拿、收玩具是易发生冲突最集中的时候——幼儿拿时抢、收时不管。老师就设计了一张表格,在表格中画了一个拿着玩具的手,代表拿玩具,画了一个玩具橱,代表放玩具,让孩子们选择后用自己看得懂的标记画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在游戏讲评时,老师就在公布栏上的表格里打“☆”来提示幼儿形成分工合作的规则。于是,每次游戏前和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会主动去看提示图,结伴中与同伴的冲突少了,大家感受到了遵守规则的快乐。 基本的生心理需要:秩序的需要——观察示例3 ●主题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豆豆在每次提问结束之后总是找自己的好朋友回答问题,这引起了大多数同伴的不满,大家都说:“真没劲!”“这么多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孩子们议论纷纷,有几位孩子甚至搬着自己的椅子退出了活动。老师问题:“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参加活动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他们只会请自己的好朋友回答问题。”“这么多人,题目都听不清楚。”“题目太少了。”

对儿童行为的合理解释(例一)

对儿童行为的合理解释(例一)

搜索更多关于: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求 的文档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g2x1g7i1036aw5ujz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