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
中国部分
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外美术史的重要意义:
1.中外美术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阐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美术风格和重要美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变化规律。
2.美术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记录社会发展的历程,学习中外美术史,不仅了解艺术造型、装饰风格、美术思潮的更迭与变迁,而且是理解中外文化特质的重要媒介。 3.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常常根植于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
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底蕴,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
中国美术史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高峰递次运动的历史: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人物画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主张绘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山水画 中国“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了山水画的繁荣。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花鸟画 狭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是花鸟。广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不仅包括花鸟,还包括松竹梅兰、鱼虫禽兽、蔬菜瓜果等,即除人物山水之外所有的动植物。
花鸟画的主流是文人写意花鸟,追求崇高品德。
在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中,美术的创作队伍经过了分化,形成了民间画工、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家三种美术创作者,与此形成了三个画种:画工画、院体画和文人画。
从目的上说,画工画主张祈福避祸,满足世俗需要;院体画主张成教化、助人伦;文人画主张自我表现,聊以自娱。
从题材上说,画工画主要表现民间世俗生活,代表作有 ;院体画主要表现宫廷生活,代表作有 ;文化画主要表现山水花鸟,代
表作有 ;。
从种类上说,画工画主要是画像砖、画像石、敦煌石窟艺术和年画;院体画主要是人物画、工笔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文人画主要是水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
大约在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创造了人体装饰品,是中国史前美术初创的标志。史前美术繁荣的标志是彩陶的产生。史前美术衰落的标志是玉器的出现。《玉钩龙》是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夏商周时代,也称作青铜时代。其主要功能不是
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它的主要用途是祭祀与礼仪。
秦朝美术的风格是“大”,汉朝美术的特征是“孝”,汉代美术主要的种类是画像石和画像砖。 魏晋美术的特征,是美术的自觉。是美术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转变。魏晋以前,美术主要依附于陶器、青铜、砖石。魏晋以后美术,特别是绘画,依附于纸张,才有了今天的卷轴绘画。
略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兵马俑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是绘塑结合,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形式和内容统一,既富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完全可以与希腊、罗马的雕塑媲美。总体而言就是: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整体的动静和谐统一中,蕴含着无穷的威力,它既体现了统治者的所要的军威,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