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不同。例如,甲基橙理论变色范围是pH在2.4~4.4,实际为3.1~4.4(红-黄);中性红理论变色范围是pH在6.4~8.4(红-黄橙),实际为6.8~8.0,是因为人眼对红色比较敏感的缘故。
4.下列各种弱酸、弱碱,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如果可以,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
(1) CH2ClCOOH,HF,苯酚,羟胺,苯胺。(2) CCl3COOH,苯甲酸,吡啶,六亚甲基四胺。 答:(1)CH2ClCOOH,HF,苯酚为酸,其pKa分别为2.86,3.46,9.95。
-8
CH2ClCOOH,HF很容易满足cKa≥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
-8
酚酞为指示剂。苯酚的酸性太弱,cKa<10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
-8
羟胺,苯胺为碱,其pKb分别为8.04, 9.34, 羟胺只要浓度不是太稀,可以满足cKb≥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苯胺的碱性太弱,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2)CCl3COOH,苯甲酸为酸,其pKa分别为0.64和4.21,很
-8
容易满足cKa≥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
-8
吡啶,六亚甲基四胺为碱,其pKb分别为8.77和8.85,不能满足cKb≥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
5. 下列各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如果能够,应选用什么指示剂? NaF. NaOAc, 苯甲酸钠, 酚钠(C6H5ONa), 盐酸羟胺(NH2OH·HCl)
-1-14-4-11-8
答: 设各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 NaF 的Kb=10/(3.2×10) =3.1×10, cKb<10,
-14-5-10-8
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NaOAc的 Kb=10/(1.8×10) = 5.6×10, cKb<10,不能
-14-10-5-8
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酚钠(C6H5ONa) Kb=10/(1.1×10) = 9.1×10, cKb>10, 能用
-14-9
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用甲基橙指示剂; 盐酸羟胺(NH2OH·HCl) 的 Ka=10/(9.1×10)
-6-8
=1.1×10, cKa>10, 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用酚酞指示剂.
6.用NaOH溶液滴定下列各种多元酸时会出现几个滴定突跃? 分别应采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H2S04,H2S03,H2C204,H2C03,H3P04
-84
答:根据是否符合cKa≥10和cKa1/cKa2≥10能够进行准确滴定和分别滴定的条件进行判断, 其中H2S03和H3P04当浓度不低于0.1mol/L时符合前述准确滴定和分别滴定条件,结论见下表:
H2S04 H2S03 H2C204 H2C03 H3P04 突跃数 1 2 1 1 2 指示剂 酚酞,甲基橙等 SP1甲基橙, SP2酚酞 酚酞 酚酞 SP1甲基橙, SP2酚酞
7. 根据分布曲线并联系Ka1/Ka2的比值说明下列二元酸能否分步滴定:H2C2O4, 丙二酸, 顺丁烯二酸,琥王白酸。
-2-524
答: H2C2O4的Ka1/Ka2=5.9×10/ 6.4×10= 9.2×10<10, 不能分步滴定; 丙二酸ΔpKa=2.36<4,不能分步滴定; 顺丁烯二酸,ΔpKa= 4.08>4(见P80),从表4-7看出在pH2.86~4.72范围内是三种组分共存,从图4-8看出出现二个滴定突跃;琥王白酸,Ka1/Ka2=6.4×10-5/ 2.7×10-6 = 2.4×101<104, 不能分步滴定.
8.为什么NaOH标准溶液能直接滴定醋酸,而不能直接滴定硼酸? 试加以说明。
-8
答:因为醋酸的pKa为4.74,可满足cKa≥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
滴定;硼酸的pKa为9.24,不能满足cKa≥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9.为什么HCI标准溶液可直接滴定硼砂,而不能直接滴定蚁酸钠? 试加以说明。
2----答:硼砂溶于水的反应为:B4O7 + 5H2O = 2H2BO3 + 2H3BO3 H2BO3是H3BO3的共轭碱,故H2BO3
-8
的pKb=14-9.24 = 4.76,它是一个中强碱,可以满足cKb≥10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蚁酸钠是蚁酸的共轭碱,pKb=14-3.74=10.26,Kb很小,不能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10.下列混合酸中的各组分能否分别直接滴定?如果能够,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1-1-1-1
(1) 0.1mol·LHCl + 0.1 mol·LH3BO3; (2) 0.5 mol·LH3PO4 + 0.5 mol·LH2SO4 答: (1) 中硼酸的pKa为9.24, 太弱, 只能滴定其中HCl. (2) 中H3PO4的pKa1= 2.12, pKa2
4
=7.20, Ka1/Ka2>10, H2SO4的pKa2 = 1.99, 可分步滴定, 第一步滴定的是磷酸第一级离解的氢离子和硫酸离解的全部氢离子, 第二步滴定的是磷酸第二级离解的氢离子, 第一计量点可用溴甲酚绿和甲基橙混合指示剂, 第二计量点使用酚酞和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
11. 下列混合碱能否直接滴定?如果能够,应如何确定终点?并写出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式
-1
(以g·mL表示)。 (1)NaOH + NH3·H2O;(2)NaOH + Na2CO3.
-5
答:(1)NaOH为强碱,KNH3·H2O=1.8×10,能用HCl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第一计量点使用酚酞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1,第二计量点用甲基橙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2,计算式如下: w(NaOH) = c(HCl)V1(HCl)M(NaOH) ×10-3/V(样)
w(NH3·H2O) = c(HCl)V2(HCl)M(NH3·H2O) ×10-3/V(样)
2 --4
(2) NaOH为强碱,K CO3=1.8×10, 能用HCl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但误差较(1)大,第一计量点使用酚酞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1,第二计量点用甲基橙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2,计算式同上。
习题4-2
4.1 用0.01000mol·L-1HNO3溶液滴定20.00mL0.01000 mol·L-1NaOH溶液时,化学计量点时pH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HNO3 + NaOH → NaNO3 + H2O 化学计量点的pH=7.00 计量点前NaOH剩余0.1﹪时
-8
?OH???0.01000?0.0220.00?19.98?5.00?10?6
pH=8.70
计量点后,HNO3过量0.02mL
?H???0.01000?0.0220.00?20.02?5.0?10?6
pH=5.30
滴定突跃为8.70-5.30,选中性红为指示剂
4.2 某弱酸的pKa=9.21,现有其共轭碱NaA溶液20.00 mL浓度为0.1000 mol·L-1,当用0.1000mol·L-1HCI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计量点时 HCl + NaA → NaCl + HA
c(HA)=0.05000mol·L-1
cKa?0.05000010?9.21?105 c·Ka=0.05000×10
-9.21
﹥10Kw
4. ?H???0.050000?10?9.21?5.55?10?6
pH=5.26
计量点前NaOH剩余0.1﹪时 c(A-)= ?H?0.02?0.1000?20.00?19.980.050?9.21?7?10??6.16?10 ?55.00?10?5.00?10?5 c(HA)=
19.98?0.100020.00?19.98?0.050
pH=6.21
计量点后,HCl过量0.02mL ?H???0.02?0.100020.00?20.02?5.00?10?5
pH=4.30
滴定突跃为6.21-4.30,选甲基红为指示剂。
4.3 如以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0.2000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计量点时产物为邻苯二甲酸钾钠
c(邻苯二甲酸钾钠)=0.1000mol·L-1
cKb1?0.1000010?8.64?105c?Kb1?0.10000?10?8.64?10Kw
?OH???0.10000?10?8.64?10?4.73
pH=9.27
计量点前NaOH剩余0.1﹪时 c(邻苯二甲酸氢钾)=
0.02?0.200020.00?19.9819.98?0.2000?1.00?10?0.10
?4
c(邻苯二甲酸钾钠)= ?H20.00?19.98?4???10?5.54?1.00?100.10?2.9?10?9
pH=8.54
计量点后,HCl过量0.02mL ?H???0.02?0.200020.00?20.02?1.00?10?4
pH=4.00
滴定突跃为8.54-4.00,选酚酞为指示剂。
4.4 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酒石酸溶液时,有几个滴定突跃?在第二化学计量点时pH为多少?应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酒石酸 pKa1=3.04 pKa=4.37
2
?c?Ka1?10?3.04?0.100?10?9Ka1Ka2?8?1010?3.04?4.37?104
又?c?Ka2?0.1000?10?4.37?10∴酒石酸不能分步滴定,由于第二步能准确滴定,因此只有一个突跃。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 ,酒石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03333mol·L-1
cKb1?0.0333310??9.63
??105c?Kb1?0.03333?10?9.21?9.21
?OH??0.03333?10?2.78?10?6 pOH=5.56 PH=8.44
选用百里酚蓝为指示剂。
4.5 有一三元酸,其pK1=2,pK2=6,pK3=12。用NaOH溶液滴定时,第一和第二化学计量点的pH分别为多少?两个化学计量点附近有无滴定突跃?可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能否直接滴定至酸的质子全部被中和? 解:pHsp1=pHsp2=
1212( pK1+ pK2)=
12(2+6)=4.0
( pK2+ pK3)=
12(6+12)=9.0
?
k1k2?10, 且ck1﹥10-8,符合分别滴定条件,故,第一化学计量点附近有pH突跃,
4应选甲基橙或甲基红为指示剂。
?
k2k3?10﹥104, 且ck2﹥10-8,符合分别滴定条件,故,第二化学计量点附近也有
6pH突跃,应选酚酞为指示剂。
-12
?k3=10, 太小,不能满足准确,滴定条件,故,第三化学计量点附近无pH突跃,既不能滴至酸的质子全部被中和。 思考题答案4-3
1.NaOH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以其测定某一强酸的浓度,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终点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
答:NaOH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会变为Na2CO3, 当用酚酞指示终点时,Na2CO3与强酸只能反应到NaHCO3, 相当于多消耗了NaOH标准溶液,此时,测定强酸的浓度偏高。
如用甲基橙指示终点时,NaOH标准溶液中的Na2CO3可与强酸反应生成CO2和水,此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无影响。
2.当用上题所述的NaOH标准溶液测定某一弱酸浓度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当测定某一弱酸浓度时,因SP在碱性范围,只能使用酚酞指示终点,故测定弱酸的浓度偏高。
3.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若采用:〈1)部分风化的H2C204·2H2O;(2)含有少量中性杂质的H2C204·2H2O;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确? 为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