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地创编
如何应对青少年青春期逆反心理
时间:2021.03.04
创作:欧阳地 经常听一些青春期少年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 1、孩子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听话,有时你说几句话,他(她)们总会有理由反驳你,并且让你没有还口之力。
2、我只要给孩子一说话,他(她)就烦躁不安,有时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不理你了,你说我养活他(她)这么大,我做错什么了?
3、我孩子经常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因为他不再小孩子了,可是他连三天半都坚持不了,就又开始懒惰了,我可怎么办呢?
4、我偶尔从别人那听到孩子对我们的评价,竟然说我们对他不好,他非常反感我们。我们对孩子有这样的想法非常伤心,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 5、我发现孩子对你的态度远比我们好多了,有什么心理话都和你说,甚至还想和你称兄道弟的,韩老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
欧阳地创编
欧阳地创编
每当听到家长类似的倾诉,我就对家长说:问题从表面现象来看,是你仍把孩子当小孩子(儿童)对待,你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或者按你的意愿去要求孩子这做做那,孩子肯定反感,因为绝大部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不同的是很多孩子缺乏坚持做事的目标、毅力、决心和方法,大都半途而废了。面对曾经努力过的孩子,你去指责他,埋怨他,甚至打骂他,孩子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
当然,简单的几句话,只能让家长从表面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如果想家长想清楚逆反心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你就必须要静下心来,暂时放下焦虑与不安,与我一起来共同研究逆反心理的成因。
今天我们探究的专题是:为什么青春期少年不再愿意让人把自己当做小孩子看呢?下面我就详细和家长们分析一下。
一、家长们忽略了青春期少年向成人过度的这一个阶段
很多家长经常在孩子走向社会后才把孩子当做成人来看,在这之前,基本上没有在童年向少年,少年向成人过度的阶段认真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这就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只能通过自我发现的方式去关注
欧阳地创编
欧阳地创编
自己。
可以说,正是由于家长不懂孩子如何成长为成人的,才导致和青春期少年经常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亲子矛盾和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必须要清楚,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成人。如果家长不清楚用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那肯定是很难理解孩子逐渐走生理与心理成熟的过程。 很多家长之所以认为青春期少年还是小孩子,大都认为孩子在经济上依赖于自己的供养,从社会经验,人生经历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来做评价的,有这样的想法的家长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家长常常把自己对孩子供养做为让孩子老老实实听话的理由,如果孩子和自己顶撞,甚至是不按自己的安排来行事,那就会让家长非常愤怒,甚至难过和伤心。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连自己的话都不听,学习也不好,言语粗鲁,做事自私等,还常常造成家长有一种心理挫败感,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感觉孩子这辈子没有什么指望了。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家长,导致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根源恰在家长身上,因为你把少年向成人过度这个阶段必须要做的教育准备工作给忽略了。如果
欧阳地创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