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仪器的装置创新和仪器连接
(对应学生用书第192页) 突破1| 仪器的装置创新
[考纲知识整合]
1.广口瓶的创新应用
要注意在广口瓶的不同用途中,导气管的长短不同。
(1)A可用于收集气体,①从a口进气,可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从b口进气可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②A中充满水,从b口进气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2)A可用作洗气瓶,从a口进气。 (3)B装置用于测量气体的体积
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量筒底部,广口瓶中盛满水,气体“短进长出”,将广口瓶中的水排到量筒中来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
(4)安全防倒吸装置
①C装置中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溶液中,气体“短进长出”。
②D装置中,两短导管间加一长直玻璃管,气体从两短导管其中一个进,另一个出。 2.球形干燥管的创新应用
3.可作为冷凝或冷却的创新应用
4.平衡气压的装置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仪器的装置创新
1.(2018·青岛模拟)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 [A项,除杂质时应长进短出;B项,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则烧瓶中氯气的进气管过长,不利于气体的收集,若导管短易发生倒吸;D项,倒吸。]
2.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
【导学号:95160346】
B [A项,该装置是排液量气装置,错误;B项,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气管较短(刚露出瓶塞)若发生倒吸,倒吸液会被盛装在B瓶中,不会再倒流到前一装置,从而防止倒吸,正确;C项,该装置是混气装置,进入C瓶中两气体在C瓶中充分混合,错误;D项,该装置是洗气装置,错误。]
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甲的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干燥气体 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 观察气泡以调节氢气、氮气气流的速率及其两者的比例
突破2| 仪器的组合连接
[考纲知识整合]
1.涉及气体的一般连接顺序
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性质探究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注意防倒吸)。 2.一般装置的进出气口
(1)洗气瓶:长进短出;(2)U形管:无前后;(3)干燥管:粗入细出;(4)加热玻璃管:无前后;(5)排液量气:短进长出。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仪器的组合连接 [典例导航]
(2015·全国Ⅰ卷,改编)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其钙盐难溶于水。
【导学号:95160347】
(1)甲同学按上图装置验证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含有CO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审题指导]
【答案】 (1)冷凝草酸,防止草酸进入C装置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F、D、G、H、D、I CuO
乙组同学的连接中,D用到________次,每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第一次检验CO2是否除尽,第二次是检验是否含CO2,进而证明是否含CO [题后归纳] 装置连接时注意操作的先与后 1安装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
3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4有些实验为防倒吸,往往最后停止加热或最后停止通气。 5有些实验为防氧化往往最后停止通气。
6仪器拆卸的一般过程:从右到左,自上而下,先拆主体,后拆部件。 7
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气味的气
体,最后除去水蒸气。
8制备易潮解的物质时,装置最后要连干燥装置。
[对点训练]
1.(2018·合肥模拟)测定产品MgCO3·nH2O中的n值(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
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测定产品中结晶水的含量,要使混合气体首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吸收水,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
【答案】 (1)a→e、d→b 冷却 吸收CO2
2.(2018·名校联考)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高温
验室利用反应Al2O3+3C+N2=====2AlN+3CO制取氮化铝产品,其中含有少量Al2O3、Al、C杂质,已知: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
制备氮化铝(AlN)产品装置如下:
A B C
D E F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以空气为原料制备AlN,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j→________→i。
(2)试剂X是________(填名称)。
(3)装置存在缺陷,请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高温下,空气中的CO2、O2和H2O(g)会干扰实验,应先用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的CO2,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用还原铁粉除去O2,进而使N2与Al2O3、C在高温下反应,装置最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氮气,避免水蒸气进入装置A,故试剂X为浓硫酸。 (3)装置无尾气CO处理装置。
【答案】 (1)f→e→d→c→a→b(或b→a)→g→h(或h→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