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幼儿看见天上的云彩,说是“有个小孩在骑马”,这是一种()。 A.注意 B.感觉 C.想象 D.知觉 9.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0.儿童语言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A.环境 B.遗传素质 C.语音模仿 D.语音强化11.婴儿最初掌握语音形成阶段是()。
A.辨音 B.自发 C.强化 D.模仿
12.面孔偏好在婴儿1岁以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的发展趋势。 A.类似倒U型曲线 B.类似U型曲线 C.发展 D.退化 13.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14.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 D.个性倾向 15.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 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行成 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__________
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攻击性行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各种因素对不同幼儿的影响是通过__________而实现的。 5.__________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6.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7.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协调。
8.幼儿的__________注意占优势,__________注意初步发展。 9.较长系列材料,后面的内容记忆效果差,是__________的作用。 10.想象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__________的反映。
11.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12.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13.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 14.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是不同的,实质反映了__________的不同。 15.最初提出成熟理论的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__________。他认为发展的本质是__________。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与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 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新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宣宣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是三种典型的类型。 2.D【解析】这说明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B【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4.A【解析】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 5.D【解析】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6.A【解
析】努力控制自己说明有意志的参与,是有意注意。 7.D【解析】记忆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8.C【解析】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9.D【解析】幼儿最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 10.A【解析】环境是儿童语言形成的现实条件。 11.D【解析】婴儿首先通过模仿学会语音。 12.C【解析】婴儿面孔偏好呈类似U型曲线的发展趋势。 13.A【解析】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密切关系。 14.A【解析】自我意识的成熟是儿童个性的成熟的标志。 15.A【解析】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填空题 1.环境 2.反应型攻击性行为 主动型攻击性行为 3.幼儿与成人的关系或亲子关系 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4.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 5.年龄特征 6.判断 推理 7.眼手探索活动 8.无意 有意 9.前摄抑制 10.客观现实 11.具体性 形象性 经验性 拟人性 12.游戏言语 问题言语 13.视敏度 14.思维方式 15.格塞尔 结构性的变化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在社会性发展中,宣宣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但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 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
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地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O~3岁 B.3~6岁 C.6~12岁 D.o~18岁
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5.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A.O~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6.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