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1:35:05 本文由鏉崇劧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一、填空题

1.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位置就是_____________。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指________的拓扑结构,常见的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网络中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的是________拓扑结构;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的是________拓扑结构;任何节点的故障均导致环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较差的是________拓扑结构;除叶节点极其连线外,任意节点或连接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的是________拓扑结构。

4.拓扑结构的选择原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RM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称为___________。同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由该层的______管理。 的公共服务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数据服务,在OSI中的数据单元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在OSI中用抽象的_______来说明一个层次提供的服务,采用了________的形式,其有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在OSI中面向连接的服务又称为____________,无连接的服务又称为____________。 的作用就是在一条物理传输媒体上,实现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透明的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的作用就是在不太可靠的物理连路上,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或链路控制规程)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以及对数据的___________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14.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可分为两类:_________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和________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前者以____作为传输单位,后者以____作为传输单位,传输效率高,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 15.在情况下,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一个是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 是通信子网与用户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高、低层协议之间的界面层。

17.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传输确认、中断、差错及故障的恢复等。 RM中规定,网络层中给提供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的服务,也称为_______和________。 指网络中的节点根据通信网络的情况,按照一定的策略,选择一条可用的传输路由,把信息发往目标。

是用户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界面和桥梁。

屏蔽了通信子网中的细节,实现通信子网中端到端的透明传输,完成用户资源子网中两节点间的逻

辑通信。它是负责数据传输的最高一层,也是整个七层协议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层。 是指在两个会话用户之间为交换信息而按照某种规则建立的一次暂时联系。

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具体实施服务请求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通信,属于进程间通信的范畴。

为应用层服务,该服务层处理的是通信双方之间数据表示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OSI/RM的最高层,直接面向用户,是计算机网络与最终用户的界面,负责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通信,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程序。______提供完成特定网络功能服务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协议。

参考模型中,低三层属于_________范畴,高三层属于_________范畴。

IP模型由四个层组成,其中________的功能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传统局域网采用共享介质方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目前为减少或避免网络冲突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将网络分段。

CD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网络中采用的MAC方法,其控制原则是_____________,即彼此之间采用竞争方法取得发送信息的权利。

28.令牌传递控制法又称为__________,其基本原理是:一个独特的被称为____的标志信息沿着环形网络依次向每个节点传递,只有获得____的节点才有权利发送信息。适用的网络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

29.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______局域网,采用_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传输速率为________,符合__________标准。

也称细缆以太网,采用______传输,使用______拓扑结构,使用____接口的网卡,传输速率为10Mbps。

称为____以太网,或称____以太网,单电缆的最大长度为____m,可采用________来延长距离,最多使用___个,网络跨度最长为____m,使用____接口的网卡;10Base-T称为_____以太网,单电缆的最大长度为____m,使用____接口的网卡;10Base-F称为____以太网,采用____作为传输介质。 (英文简称____)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换技术,适合于传送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和可变速率的传输业务。其利用固定数据报的大小以提高传输速率,这种固定的数据报又称为______或报文,由____组成,被分为____的头部和被称为载荷的____信息部分。

(英文简称____)是一种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高速环形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向高速化阶段发展的第一项高速网络技术。它使用____作为传输介质,信号____传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损耗、高抗干扰性能等优点。

IP协议即_________________,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网络互联技术。 IP协议可分为4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层之间传送的对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负责管理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 37.网络层也称________,该层负责管理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层主要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协议,其中__________将

网络层地址转换成链路层地址,________使用IP地址确定收发端,提供端到端的“数据报”传递。 IP协议的传输层主要包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__________采用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方式,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送。

40.在TCP/IP模型中应用层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使用的协议,如________,为文件的传输提供了途径;________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的传送功能;__________,用来访问在WWW服务器上的各种页面;________,实现互联网中的工作站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的能力;________,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________,用来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的文件共享;________,用于实现从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请将中英文写全) 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ISDN网络由三个部分组成:___用户网_____、___本地网_____和____长途网_____。

(英文简称____)是一种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数据通信的传输网,主要提供点对点及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线与专网。

由________、DDN节点、网管系统和________组成,其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作为传输介质,提供一种________的专线,也就是一条高质量、高带宽的______信道,为用户提供_________连接电路。 (英文简称____)技术是由分组交换技术演变而来的,是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可以将其看作一条________。

网络是一种中速数据网络,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________,其实一种____连接的,支持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技术。

46.从ISO/OSI体系结构观点看,对应于OSI参考模型底下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目前局域网广泛采用的网络结构是____。A.星型结构B.总线型结构C.环型结构D.以上都不是 2.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节点组成的结构是_____。A.总线型结构B.星型结构C.环型结构D.树型结构

3.关于OSI分层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

A.每层功能的选择要有助于网络协议的国际化标准。B.各层的划分应实现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 C.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D.分层网络模型增加了复杂性。 4.关于OSI参考模型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

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联的分层结构。模型定义了一种具体实现的描述结构。

C.相邻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D.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5.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数据需要各种类型的数据单元来传送,下列不属于的是____。 A.服务数据单元B.协议数据单元C.接口数据单元D.确认数据单元 层实现的通信是物理通信。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8.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是____。A.帧数据报C.比特流D.报文

9.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____。A.链路的管理B.帧的装配与分解C.差错控制D.路径选择 10.网络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____。A.分段和组块B.路由选择和中继C.连接的多路复用D.链路的管理 11.路由选择协议位于OSI参考模型的____。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 12.以太网中采用的MAC方法是____。CACD

13.为解决局域网中网络冲突的减少或避免经常采用____方法。A.采用设备网络分段CD 是____。A.快速以太网B.千兆以太网C.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D.异步传输模式 协议作用是保证命令或数据能够正确无误地到达其目的端。

IP模型中的IP协议是一种____协议。A.互联网B.面向连接的C.传输层D.面向无连接的 协议的作用是____。

A.将链路层地址转换成网络层地址B.将网络层地址转换成链路层地址C.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D.将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

20.在传输层中能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的协议是____。 21.下列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____。 协议实现的网络服务功能是____。

A.网络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B.主机名到IP地址的映射C.进程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地址到进程地址的映射

23.下列____不属于广域网技术。

25.帧中继是由____发展而来的。三、判断题

()1.总线型拓扑结构结构简单,建网容易,网络中的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不差。

()2.总线型拓扑结构通常采用集中式控制策略,常用的有CSMA/CD和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 ()3.总线型拓扑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布线和维护,组网设备少,可以共享整个网络资源,便于广播式工作。

()4.星型拓扑结构采用集中控制的策略,依赖于中央节点,若中央节点产生故障,则全网不能工作,因此可靠性差。

()5.环型拓扑结构是单方向传输,十分适用于光纤传输介质。

()7.面向连接的服务采用不可靠的方式传送,称为虚电路服务;而无连接的服务采用可靠的方式传送,因此称为数据报服务。

()8.除物理层是虚拟通信外,其他各层均是真正的物理通信。

()9.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是不可靠的,而数据链路层提供可靠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10.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用户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高低层协议的界面层。 ()11.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的最高一层,也是整个七层协议中最重要和最复杂一层。 ()13.应用层能实现数据转换和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文本压缩等功能。

()14.表示层提供完成特定网络功能服务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协议。 ()CD是一种随机竞争访问传输介质的方法。

()CD访问控制方法的核心是“先听后发、边发边听”。

()17.常见的局域网一般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法的逻辑总线型网络。 ()19.令牌传递控制法适用的网络结构为环形拓扑、基带传输。 ()、100M、1000M以太网均采用标准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适用于B-ISDN业务。

()的中文名称是光线分布式数据接口,采用光纤作为介质,采用令牌环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数据传输率可达100Mbps。

()IP是由一组通信协议所组成的协议集。

()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而且信息的传输速率快。 ()是数字信道,其传输质量好、带宽宽。

()属于虚拟租用专线,而FR属于实际租用专线。

()31.帧中继适用于大文件的传送、多个低速率线路的复用以及局域网的互联。 四、名词解释: 1. 计算机网络:

2. 网络通信协议:

3. 信道:

4. 基带传输:

5. 信道容量

6. 数据传输率

7. 网络体系结构

8. 用户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q1kp9v0bo4oweh0q68m0sr9z0p08p00nw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