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山区公路克服高差设置连续长陡坡难以避免。连续长大下坡和重型车辆的结合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而我国货车制动性能相对较差,超载超限又加剧了危险。
近年来,我国的事故统计表明,山区公路的事故主要集中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而且事故后果严重。目前许多事故频发的连续长大下陡坡被驾驶员喻为“死亡之路”或“通天之路”。长大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原因是连续制动导致刹车毂温度急剧上升,引发制动性能热衰退现象,严重时会完全丧失制动,进而引发车辆失控。
根据国外的经验,解决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的工程方法之一是修建避险车道。在欧美国家,避险车道已有余年的使用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出了许多研究成
1 / 9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果。我国避险车道起步较晚,年,京藏高速()北京段(原八达岭高速公路)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避险车道。近年来,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引发的交通事故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国内避险车道设置数量也增长较快,我省山区普通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也设置了多条避险车道。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避险车道方面的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条文虽然明确提出连续长下坡应设置避险车道,但缺乏设置条件、铺装材料、几何结构尺寸及附属设施等关键内容的技术要求,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基本参照国外的标准,并加入设计或管理人员的主观想法进行设计。
尽管现有的避险车道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设置经验有限,且缺乏指导避险车道设计的规范,避险车道设计缺陷也引发了一些安全、救援困难等问题:如避险车道设施位置不合适或角度过大引起失控车辆驶入困难;几何线形的不合理或附属设施设置不当导致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却发生侧翻、冲出避险车道或冲撞端头防撞墙等二次事故;因未设置辅助救援设施,事故
2 / 9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车辆不能尽快拖离避险车道,导致失控车辆连环相撞。另外铺装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制动效果不佳也是避险车道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制定《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迫在眉捷。本标准的出台不仅是广大道路工程设计人员、道路管理人员的迫切要求,也是道路使用者的强烈需求。而且,在我国大型车辆比例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本标准编制意义更为重大。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为规范河南省山区普通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紧急避险车道设置,促进避险车道设置科学化和设计标准化,提高避险车道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升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形势,经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申请,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关于下达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号)文件批准立项。
(二)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结合避险车道的特点、设计和建设需求进行编写。
3 / 9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注意吸收了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内容上有较好的继承性。同时,本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国内应用的现状等实际情况,确保相应条款在国内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编制过程
接到标准编制任务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组”。
年月,国内外避险车道应用现状。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总结避险车道在国外和国内应用与研究情况。避险车道在国外发展较早,应用广泛,在避险车道的设置、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已形成系统的设计方法,制定了相关技术规范对避险车道的设计提供指导。国外资料的收集分析为本标准的编制提供借鉴。
年月,避险车道设置位置的研究。综合事故率和事故分布、纵坡坡度和坡长、平曲线路段、刹车片温度、平均日交通量和货车所占比例、地形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响因素的分析,确立已开通运营道路和新建道路避险车道的设置原则。
年月,避险车道构造组成的研究。从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两方面分析研究避险车道引道和制动床的结构尺寸设计指标,包括避险车道的引道与交角、制动床宽度、长度以及纵坡坡度;研
4 /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