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加固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2:0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3袖阀管注浆技术保证措施

1、浆液搅拌站、泵站设置

现场设水泥浆搅拌站集中供浆,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1的纯水泥浆液,铺设φ50镀锌铁管输送至注浆点,输送泵采用BW-250浆泵。各灌浆地点设移动式泥浆罐、搅拌筒、灌浆泵设备,在测定来浆密度后调制使用。

浆液搅拌采用自制的500L快速搅拌筒,转速250r/min,制浆量为6m3/h。 浆泵站应紧邻水泥仓,并且在交通便利、高程适中的平地上,以便于材料供应 ,同时双能减小输浆管路的压力损失。

2、灌浆材料和制浆

灌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结灌浆所用的水泥标号采用42.5级。灌浆用水泥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采用细水泥时,应严格防潮和缩短存放时间。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3、灌浆

灌浆采用BW-250型注浆机,设置回浆管路和溢流阀,在设计范围内可调节注浆压力,当工作压力超过设计压力时,溢流阀会自动开启,油缸停止工作,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注浆泵主要性能要求:流量80L/min,最大压力4.5Mpa,动力11KW,重量300kg。

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灌浆浆液水灰比采用1、0.75两个比级。

3.4特殊情况处理

1、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应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袖阀管,而后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再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8

2、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①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②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③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

3、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4、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3.5袖阀管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执行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岗位制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检查监督机制和施工过程质量保证体系,采用“信息管理、动态施工”的科学施工方法,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①按施工方案做好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机组队长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按方案要求进行;

③做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④按方案提供的控制轴线和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测放出注浆孔位,开工前专人复核检查注浆孔位;

⑤严格掌握好水泥用量,注浆施工时,应尽量保证各孔注浆量均衡; ⑥钻孔机对准孔位,调整垂直度,保证垂直钻孔机对准孔位,调整垂直度,保证垂直成孔;

⑦在施工过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以便措采取适当措施解决问题,严禁盲目施工;

⑧认真填写好施工记录。

9

4、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主要是对房屋建筑和管线在隧道施工过程和加固保护过程中对其变形值的观测,施工前应布设观测点并对其基准值进行测量,观测结果结合隧道施工洞内监测,反馈并分析数据,以调整施工方案或采取相应措施。10~20min

4.1房屋监测 4.1.1监测点布置

房屋监控量测点平面布置见图4-1。 房屋监控量测点剖面布置见图4-2。

图4-1 房屋建筑监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4-2 房屋建筑监测点布置剖面示意图

10

4.1.2控制标准和监测频率

控制标准见表4-1。

表4-1 房屋建筑变形控制标准

变形特征 中、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 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1、框架结构 2、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 3、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 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mm) 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按不调整轨道考虑) 纵向 横向 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Hg≤24 24<Hg≤60 60<Hg≤100 Hg>100 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mm) 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 Hg≤20 20<Hg≤50 50<Hg≤100 100<Hg≤150 150<Hg≤200 200<Hg≤250 高耸结构基础沉降量 Hg≤100 100<Hg≤200 200<Hg≤250 0.002 0.002L 0.0007L 0.005L (120) 0.004 0.003 0.004 0.003 0.0025 0.002 200 0.008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400 300 200 0.003 0.0031 0.0011 0.0051 200 地基土类型 注:a、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相邻柱基沉降差小于0.002L,0.015L为警戒值;

b、有括号者仅适用于中性缩土;

c、L为相邻基的中心距离(mm);Hg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m); d、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e、局部倾斜指砌体的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11

搜索更多关于: 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加固方案 的文档
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加固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q2253hi4h02tja2ir8v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