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言简答备考方略正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2:37: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纵观全文,锁定信息。根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趋向和内容,快速准确锁定原文的相应信息区域。

4、压缩概括,分条表述,组织答案。根据查找出的信息,抽取出人物特点,分点且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七、失分原因

1、忽视文体特征,理解文意有障碍。如福建卷是《论语》中的选段,看似对话体,实则是议论性文字。

2、不明考查题型,草率答题出偏差。如江苏卷要求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信息归纳题,答案直接从原文中筛选。有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不能得分。

3、 丢掉文本内容,自由发挥离题远。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题干中说: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学生脱离文本,观点与孔子观点毫不相干。 4、缺乏整体意识,偏于一处漏要点。如上海卷要求“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很多学生只答了“沈周厌入官场”,而忽略了“素爱山林”和“欲行孝道”两个要点。 5、语言不够概括。有部分学生完全照抄原文。忽视题干要求“简要概括”。

6、分点不明,缺乏整合能力。各点之间的内容有交叉和重复。甚至少数学生完全不分点,没有“依分赋点”的答题意识。 八、传记类文言的阅读方法

考虑到四川近些年高考文言选材主要是人物传记,简答设题应该主要还是以人物性格品质、为人为学为官及其事件的归纳概括为主。涉及到鉴赏评价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学生读懂文意是核心。

(一)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1、人物

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2、职官

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

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

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 学识; 性情;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5

其次: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 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 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 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第三: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

2、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阅读题做题的关键是阅读。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技巧才真正起作用。 (四)积累一些答题术语(短语):

写清官,多从修身、齐家、治国方面写,突出其正直坦诚、忠君爱国、直言进谏(刚直敢言)、廉洁奉公、秉公执法、淡泊名利、为民造福、节俭寡欲、恪尽职守等性格。

写良将,多从领兵打仗、体恤部属、出生入死、忠贞勇敢、机智果断等方面来写,突出其勇猛善战、足智多谋、治军严明、爽直刚烈的形象。

为人——正直坦荡;稳重谦让;为人仗义;少年聪慧;率性而为;淡泊名利;孝道忠厚;忠信仁义;超凡脱俗;仁义孝友;为人大度;刚强正直;文武兼备;立志为本,知行合一;助人而不居功;纯厚忠诚;志行高远;节俭寡欲;情趣高雅;乐善好施,谦让有德;正直无畏;放荡不羁;事亲至孝;义薄云天等。

为学——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好学行道;勤谨敬业;终身好学;执着专一;勤学苦学;温故知新;博观慎取等。 为官——公正无私;秉公执法;体恤民情(百姓);厉行节约;注意教化;不畏权贵;坚守正义;刚直敢言(直言进谏);富有主见;荐贤举能;不阿谀逢迎;造福地方(为民造福),未雨绸缪;忧国而献良策;执法严厉;处事果断;执心明断;持重明决;忠心耿耿;恩信服众;恪尽职守;勤政为民;不贪爵禄,明识远略;足智多谋等。

6

九、应考对策

1、回归教材,加深感知

充分利用教材课文后的问答题,熟悉并训练自己对这类题型的感知,从而提高自己对这类题型的解答能力。

2、辨明文体,疏通基本文意

抓住文体特征是弄清文意的一条捷径,如游记散文重在记叙游览地人事物景,最后生发作者感受;析理议事散文重在议事明理,或缘史而发或直抒胸臆,而后材料佐证之,考生要抓住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史传文以传为主,重在记叙所写人物的德能勤绩忠孝廉,佐之以各方面事迹材料。

3、内化文本,强调自由表述。

内化文言材料是理解文言文的前提,是阅读的关键,只有将古代的文言材料内化为已知的经验,考生才能运用自如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阅读的文言内容,这是文言阅读的方向和目的。

4、依据题型,各个突破

1)把握文意题:把握文意是指在文言文阅读中,通过文言常用词语的理解和句意认知,把握整个文段的文意。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读懂原文,联系语境,并简要作答。如:《触龙说赵大后》一文的习题“在触龙看来应该怎样爱子女?

解题步骤:一找到文章回答该问题的句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二翻译成现代汉语“父母疼爱他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答题模式: 第一步 在文章中找到文章主旨句。往往是表议论的句子。

第二步 翻译成现代汉语。必要的时候可以作适当的补充说明,以突出其现实意义。如上题可以加上“而不应该溺爱孩子”。 变式题: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理解 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一文习题“孔子对四个人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2)归纳概括题:

①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 (2)概括要准确、恰当。 ②步骤和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论证过程等,在初读一遍之后,要能大致说出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习题“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答题模式

第一步 确定答题区间。是“听了邹忌的分析”后。

第二步 审清核心要求。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第三步 筛选出相关的句子,将相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概括。 变式 1 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

例1《触龙为什么说赵大后》一文的习题“触龙为什么说赵大后更爱燕后?” 变式 2 分析事理情景关系

《游褒禅山记》设题:本文通过写游览过程所见之景,写出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7

3)鉴赏评价题: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要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为基础,要全面辨证地评价文章,评价要有理有据,要具体充分,有深度。对待古代作品的评价,要辨证地分析,历史地看待,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评价,也不能用今人的要求来苛求古人。 如:2006年上海卷第26题: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参考答案: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

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从表达方式角度;从选材剪裁角度;从表现手法角度;从结构安排角度;从语言运用角度;从论证方法角度。

答题模式:指(手法)——析(分析)——点(效果) 4)开放型

在许多课改地区文言简答题已经由常规试题发展到开放型。总结起来有几种考查方式: A.类举型

①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②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B.赏析型

例: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C.评议型

①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 ②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D.启悟型

①甲、乙两篇短文说的都是有关读书求学方面的事,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启示?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②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③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E.补充型 例:(甲)(乙)两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怎样的观点?要想学有所成,除此之外,你认为还需要哪些条件? F. 建言献策型

①××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②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十、小结

总之,筛选信息、概括文意这一考点由选择题改为主观简答题后,增大了难度。不过,只要能读懂全文,找准信息区域,认真阅读,划分层次,勾出关键词语,准确、全面地表述出来即可。读得懂,方法对,即可获高分。

8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简答备考方略正式 的文档
文言简答备考方略正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q3d55ev4d2wkqr4m2j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