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学生专业活动开展不断深入。
---以培养专业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我院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假期,深入开展各类专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专业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深化专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营造学习氛围。
---通过职业资质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我院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职业资格认定点的有利条件,激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进行选择,与就业方向进行匹配。把职业资格技能要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2009-12年先后有1500多人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导游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10多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每位学生至毕业时,至少获得1本以上资格证书。
(2)开展实践(实训),成效显著
①实践成效显著。2009-12年,我院参加了“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海峡两岸高校学生营销策划邀请赛等赛事,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人)、三等奖(7人)、优胜奖(1人);国家级一等奖(7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6人)、优秀奖(1人)、鼓励奖(1人);参加海峡两岸高校学生营销策划邀请赛,获得金奖(2 人)、平面奖(2 人)、台风奖(2人)。
13
②人才培养初见成效。我院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正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在专业基本能力表达、专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三大能力培养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政治思想、专业思想的培养。2010年2月15日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厦门考察时,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陈慧君校友,由于思想觉悟高、专业素质好、专业能力强,被选中作为总书记参观鼓浪屿万国建筑博览馆的讲解员。此前,陈慧君校友曾为曾庆红、吴仪、孙春兰、黄小晶等多位领导作过讲解,受到好评。陈慧君校友是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典型之一,也是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
14
三、师资队伍
(一)数量与结构
近几年,我院积极采取措施引进高学历的教学人才,保证师资队伍的逐年增长和结构优化。专任教师从2004的24人,发展到目前的42人,近两年还聘请16名校外教师,师资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结构较合理。
1、数量与结构(见表2)
表2:经济管理学院师资结构表 专任人数与比教师 例 年龄分布 35 36 46 正副中初博硕学其 外校 外校 岁 - - 以 45 55 高 高 级 级 士 士 士 他 (境内) (境外)下 岁 岁 1 9 21 2 31 6 3 38 4 26 10 6 8 8 6 1 2 2 1 1 8 5 2 14 17 2 2 9 12 7 4 3 2 3 4 3 1 4 职称情况 学位情况 学缘结构 全院 42 市销教研室 财务教研室 旅管教研室 16 19 11 100% 1 5 3 13 3 9 2 说明 高级职称在教研室教师统计中,有4人交叉。 2、各专业师生比(见表3)
表3: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生师比
专业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旅游教育与服务 全院
教师数 16(本校)+4(外聘)折合:18 19(本校)+8(外聘)折合:23 11(本校)+4(外聘)折合:13 42+(16个外聘),折合50人 15
学生数 317 490(493) 137 1700 生师比 17.6:1 21.3:1 10.54:1 32.04:1
(二)教育教学水平 1、师德水平
我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2010年制定《三明学院经济管理系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实施细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相当、素质较高、观念较新、相对稳定和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召开全院教师大会,专题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教师自学《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行为。
(2)组织教师学习师德模范曹云露教授先进事迹,谈感想,谈体会,表决心。教师受到了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和教育每一名学生。
(3)创先争优、树立典型,大力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自师德师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各位教师认真履行教师工作职责,准时上课,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先后获得2009-2011三明学院创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2009-2011年度三明学院先进基层党支部——旅游管理教研室党支部,2009-2010先进基层工会等集体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