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场管理目标
施工现场按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行布置和管理。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顺序
第一节 施工测量
轴线测量:根据甲方标定坐标红线桩或相邻建筑物位置等,计算出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线,并在现场设立井字轴线控制网,使用经纬仪引测出各轴线控制桩,±0.00以上在建筑物内采用四角平行线法向上投测轴线,并在相邻永久性建筑物上面建立轴线控制点,轴线实行双控制。
水准测量:根据规划标定的水准点,使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复测法,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水准标高控制网,利用皮数杆传递标高或把±0.00引到外墙角,用钢尺自±0.00向上传递标高,要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总标高。
第二节 施工顺序
本工程按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水卫电安装穿插作业的基本顺序组织施工。装修工程项目多,工序多,立体作业,一旦工序颠倒,就会出现返工或成品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返工损失。水电专业的暗装管线和预埋件应走在其它项目前面,饰面等项目在后。所有湿工作均尽可能向前安排,干工作工程向后排。
1.本工程的分部工程划分及施工程序:
基础→主体→屋面及内外装饰→水电卫电器管线敷设及安装。各分部工程施工顺序如下图所示:
2.施工段划分与施工流向: 基础施工分为一个施工段。
主体结构工程:由下向上组成流水施工,保证砌筑连续性。
屋面工程:整体一次施工,卷材防水施工后期做。 外装修,自上而下,以墙面腰线和面砖种类分为界线。 ⑤内装饰:每层楼分段施工。 基础工程
1.基础工程施工程序:
人工挖土方––––验槽–––灰土地基——浇垫层砼––––基础砌体–––基础圈梁
–––回填。
第三节 主体结构工程
1. 模板工程
本工程梁支模为常规方法,Z1、Z2施工时为了与砌体可靠连结,应采用类组合支撑方法,即先砌墙后浇柱,这时要注意已砌墙体稳定性。模板隔离剂选用水溶性隔离剂,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按施工图纸弹线,放出模板边线,并清理干净所须用模板,施工缝处水泥浮渣应清理干净。
梁支撑脚手架为Ф48钢管搭设双排脚手架,梁支撑架立杆间距为800mm,横杆间距为1200mm设置一道,板支撑脚手架用Ф48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架,立杆、横杆间距为1200mm设置,当立杆在地面时,地面应夯实并在立杆下垫通长木板,防止支撑下沉,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 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后,应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外形有无严重锈蚀现象,并取
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能加工、制作。
钢筋加工前,须对有锈蚀现象的钢筋进行除锈,加工成型钢筋必须分类挂牌堆放。钢筋绑扎前,应检查已加工成型钢筋进行检查,不合格半成品严禁绑扎,钢筋焊接须经试验合格后,方能焊接使用,焊接操作人员须持上岗证操作,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绑扎接头搭接或焊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 砼工程
砼工程施工前,须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查,水泥、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原材料均应取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须按设计砼强度等级进行试配。
砼浇筑前,钢筋、模板要装,各种预埋铁件、预埋管理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
砼浇筑用现场设置搅拌机自拌,人工运输。当砼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用串筒浇筑砼,防止砼离析。砼宜连续浇筑,要求搅拌均匀,振捣密实,计量准确,每班作试压块一块,如须留设施工缝,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处的砼必需振捣密实,但其表面不抹光,并一直保护润湿养护状态,浇筑施工缝处砼前,必须彻底清除施工缝处残渣,并用压加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刷高一标高等级水泥浆结合层一道再进行砼浇筑。
4. 砌体工程
【准备工作】: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上,铺好暖气沟盖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