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版1A4纵左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4:5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 1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四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舆论手段。其中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是政府经常使用的经济手段。

22、市场规则: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良好的市场秩序依靠规则来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3、市场规则:市场经济的规则主要包括:自愿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等价有偿。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的含义: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从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

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1

2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坚持物质文明,也要关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主要有以下目标: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加、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6、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容。

7、新型工业化的含义: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8、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来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10、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2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 3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 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包括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包括生产上的“集约”和消费上的“节省”两个方面的含义。

1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态,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3、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经济中要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第六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物、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2、对外开放的主要作用

第一,对外开放使我国迅速实现了向国际贸易大国的转变。 第二,对外开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对外开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第四,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五,对外开放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使我国经济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

3、“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是我国经济贸易合作的两大支柱。

4、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

4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

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6、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这一国策已经被写进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对外开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其次,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外开放。 第三,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7、如何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4

版1A4纵左 经济政治与社会复习提纲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q90a0wbnm0a6ri16ozy38gut0xsx2013v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