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分)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忽略光传播手所用的时间)
第5页(共20页)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 1.(3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完整的科学探究方法应该包括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
【考点】物理学方法.
【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进行解答.
【解答】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一道基础题. 2.(3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去年合肥市出现了多次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的含量过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
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直径合 2.5×10 m.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孔径为300nm的口罩,这种口罩 能 (能,否)有效的阻止人体对PM2.5的吸入.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此题考查长度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相关物理量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解答】解:
﹣6
①因为1μm=10m,所以2.5μm=2.5×10m;
﹣3﹣3
②因为1nm=10μm,所以300nm=300×10μm=0.3μm;
因为0.3μm<2.5μm,所以孔径为300nm的口罩能有效的阻止人体对PM2.5的吸入. 故答案为:2.5×10;能.
【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3.(4.5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学习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后,请给下面几个物理量添加一个合适的单位,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 cm ;人的心每跳动一次大约需要0.02 min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5 km/h .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不同物理量单位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根据客观实际及所给数据选择合理的单位. 【解答】解:
﹣6﹣6
﹣6
第6页(共20页)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
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
min≈0.02min左右;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在1.25m/s=1.25×3.6km/h=4.5km/h左右. 故答案为:cm;min;km/h.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单位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6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A 尺精密些,其测量结果为 2.20cm ;就使用方法而言, B 尺不正确,其错误之处是 刻线没有靠近被测物体 .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解答】解:
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 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
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2.2cm,最后一位估读,所以正确读数为2.20cm.
故答案为:A;2.20cm;B;刻线没有靠近被测物体.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5.(1.5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9:2 .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已知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解答】解: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
故答案为:9:2.
第7页(共20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6.(1.5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合肥市某初中的宿舍楼有十二层楼,在学完速度知识后,李铭同学想测量宿舍楼电梯上升的速度,于是就带着秒表从一楼坐到九楼,记录下这段时间为20s,假如每层楼高4米,那么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1.6 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已知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
【解答】解:电梯从一层直达九层上升的距离s=4m×8=32m,时间t=20s,则平均速度v==
=1.6m/s.
故答案为:1.6.
【点评】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楼高的算法,我们平常说上9楼,计算时要计算8层楼的高度. 7.(3分)(2014?巴中)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 静止 ,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此题研究的汽车的运动状态,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关键看他与哪个物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关键看他与哪个物体之间的位置没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和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甲车是静止;
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的位置发生变化,甲车和乙车车都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点评】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6分)(2015秋?包河区期中)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音调 ,它由声带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高”指的是 响度 .我们经常会说某人说话声音好听,这里的“好听“指的是 音色 .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比较思想;声现象.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音调,它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高”指的是响度,是由其声带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我们经常会说某人说话声音好听,这里的“好听“指的是音色.
第8页(共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