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 二 生 物 2019.1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导致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A. 鼓膜 B.咽鼓管 C.半规管 D.耳蜗 2.从外界声波到人的听觉形成需经过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⑥听神经
A. 声波→①→②→③→④→⑥→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⑥→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⑥→⑤ D.声波→④→③-①→②→⑥→⑤ 3.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神经 B.脊髓 C.神经元 D.脑
4.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木比赛时,动作协调流畅完美。能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 小脑 B.大脑 C.脑干 D.脊髓
5.在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中,有许多岛屿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成的。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珊瑚虫身体呈两侧对称 C.珊瑚虫的食物进入和残渣排出均通过口 D.珊瑚虫的体表有刺细胞 6.蛔虫具有很多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B.运动器官发达,运动能力强
C.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D.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 7.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 这是因为
A. 蚯蚓需要不断从水中获取营养 B.去除灰尘,以免阻塞呼吸通道
C.干燥环境中体内水分会过分蒸发,导致蚯蚓失水过多
D.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
初二生物 第1页(共8页)
8.河蚌、文蛤、扇贝等双壳类动物的呼吸器官及运动器官是
A. 鳃和足 B.肺和足 C.气管和刚毛 D.鳃和疣足
9.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鳄,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我国把扬子鳄列为一级保护动 物,并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下列各项叙述中,与扬子鳄的特征与习性 相符的是
A. 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必须生活在水环境中 C.依靠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体表分泌黏液 10.小明同学对鸟体温恒定的原因进行了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鸟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 B.羽毛有保温作用
C.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
D.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多 11.家鸽的骨具有很多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骨很薄 B.骨很轻 C.骨都很小 D.有的骨内部中空 1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表被毛,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 B.胎生可以提高产仔数量 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 D.哺乳动物只有门齿和犬齿的分化
13.地震后用搜救犬进行搜救时,若发现废墟下有人,搜救犬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A. 防御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14.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 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是否有反应 B.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捕食猎物的方法 C.用闭路电视研究动物园中的大熊猫生育幼仔的过程 D.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的筑巢行为,并及时进行记录 15.下列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细菌作为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D.蚯蚓等腐食动物也可发挥分解者的功能,但对物质循环并无促进作用
初二生物 第2页(共8页)
16.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生活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不需要水分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 C.真菌的生存需要丰富的有机物 D.有些细菌的生存必须在无氧条件下 17.下列关于酵母菌和蘑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真菌 B.都属于真核生物
C.都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多细胞生物 D.都不能合成自身所需营养,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18.关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地球上就会尸横遍野
B.细菌和真菌会使动植物患病,在环境中越少越好 C.固氮的根瘤菌与大豆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D.动植物的遗体被细菌和真菌分解后的产物可被植物重新利用 19.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的生物学道理是
A. 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C.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D.食盐使细菌脱水死亡
20.酵母菌被誉为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依靠酵母菌发 酵的是
A. 酸奶 B.泡菜 C.面包 D.食醋
21.寨卡病毒是引起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罪魁祸首。下列关于寨卡病毒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B.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由遗传物质外壳和内部的蛋白质组成 22.下列各项中,通常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
A. 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根、花、果实 D.茎、叶、种子 23.在下列分类等级中,不同生物之间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 属 B.科 C.纲 D.界 2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5.对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有利于研究珍稀动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D.有利于开发旅游项目
初二生物 第3页(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