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虑景观环境的美化;另一种是在已有的环境中添加新的建筑,包括建筑改造及扩建,而前者占有很大的份额,导致建筑的独立性非常强,而滞后的景观设计往往成为分崩离析的碎片,很难形成整体的景观形象。 因此,建筑应从被动地单方面追求环境和谐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策略向环境延伸,寻找与景观的结合点。 (1)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
当代建筑师有责任在深入建筑单体设计的同时,对整体的建筑环境提出设计导则。摒弃个人的、极端的单体形态的创作模式,分析基址环境、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导则内容应该包括具体的风格、主色调、环境铺装、景观设施等设计建议,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产生辐射式、制约式的影响,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遗憾的是,在当前建设项目的盲目上马,催赶交图,非整体规划、决策与管理混乱的建设背景之下,决策者与建筑师已无暇顾及整体环境,在疲于奔命中忽略了建筑的背景维度与时间维度。 (2)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
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可将变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地调整建筑与环境间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元素并进行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项。在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桥与塔桥之间的Morelonden,Townshend包括儿童剧院、市政厅、市长办公机构、商业、咖啡厅等多个组团式建筑。建筑在地块中以互相适应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和广场、绿化有机统一。灵活的设计使建筑与景观立体地穿插在一起,从高层主体建筑到户外广场,再到下沉商业建筑均采用统一的形式、材料、手法,使得Townshend建筑景观完整和谐。
以建筑手段实现造景创意
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 (1)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
景观的畅想空间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样会面对如何实现的问题。与传统植物造景的风景意象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在技术的支撑下成为可动的景观。桥体是而是收起的圆,时而是打开的弧,时而是放下的直线跨越水面,让人们领略了技术的魅力(图8)。瑞士St.Gallen的“都市休息室”景观作品,利用了最激进的手段恢复老城中心商业区的活力。颗粒型的橡胶材料将一张红色、美艳的毯子覆盖在建筑之间的带状空间中,毯子包裹了
“沙发”、喷泉水池、树池,甚至是保时捷汽车(图9)。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2)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
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夹缝地带,无法实现模式化的城市造景;或在不具备植物条件,或无法实现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间中,可以借鉴建筑思维中分析研究的方法,选择最经济适用的原则,来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限制性问题与复杂棘手的难题。比如,在城市建筑高密度的狭窄区域,以彩色喷涂地面的方式划分出进出的道路以及人行与车行的路线,既满足道路的功能要求,也为高层居民提供了视觉对象。这种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也是源于建筑思维。
景观构筑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构筑是出于对地形改造、场地设计、安全防护、空间围合等需要而进行的建设,往往成为外部空间中,建筑在功能、形态上的必要外延及补充,同时也成为构成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 1.景观构筑物类型
性构筑物设施。交通设施包括台阶、坡道、坡阶、小桥。防护设施包括挡坡堤坝、护岸。围护(拦阻)设施包括墙体、围栏、大门、入口。功能景观构筑物类型包括交通设施、防护设施、围护(拦阻)设施和功能性筑物设施包括采光棚、地下入口等。本文列举几种常用的景观构筑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景观构筑物在景观设计中运用 2·1 台阶
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线的作用,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的效果。
2·1·1 台阶的设计形态
设计台阶可以根据台阶的高矮、宽窄、平陡、曲直,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宽阔而平缓的台阶给人雄伟壮观的感觉;狭窄而陡峭的台阶给人紧张、富有趣味的感觉;规则的台阶则给人严谨的感觉;曲折蜿蜒的台阶给人自然融入环境的意境等等。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环境的要求设计台阶形态。 2·1·2 设计注意事项
台阶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休息平台、护栏的设置。如果台阶的坡度过陡,应该在地势平坦的地方设置休息平台以供游人休息。(2)防滑处理。室外的防滑处理一定要注意,应该选用防滑性强的材料。(3)室外忌一级踏步。由于室外的空间感稍弱,如果用一级踏步容易让人造成
错觉,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室外一般都设置在三级踏步以上。
(4)台阶与铺装、道路的关系。铺装材质、颜色的选择要符合台阶和道路的环境,三者之间相补相衬。 2·2 坡道
2·2·1 坡道构景方式
坡道构景方式主要有三种: (1)台阶与坡道的有机结合。台阶与坡道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过渡和缓解的作用。(2)台阶结合座椅、花坛、绿化等。这种构景方式的运用十分广泛,一般出现在庭院、公园、游园的设计中。(3)台阶结合水景、石景。台阶结合水景的构景方式既合理又美观,水借着台阶的高差顺势流下,形成跌水的景观效果,一般运用在街头、广场的设计中,体现出大气、壮观的景像。 2·2·2 设计注意事项
对于坡道设计应该要加强对坡度、防滑、排水、休息平台等方面的处理。一般来说,坡道的表面应平整而不应光滑,可以选用料石、砌块、种植砖等防滑性强的材料。 2·3 墙体
2·3·1 墙体设计形态
墙体的设计形态按围合程度分可以分为四种:实墙、漏墙、墙栏、围栏。实墙构成的空间形态是封闭式,一般用于私人宅院的围墙处理。漏墙构成的空间形态是半开敞式的,墙栏、围栏构成的空间形态是开敞式的,三者一般运用在街头绿地、公共庭院、广场、公园等场所的设计中,以景观构筑物或景观小品的形式出现。围栏这类墙体类型具有限入、防护、分界等多种功能,立面构造多为栅状和网状、透空和半透空等几种形式。材料一般采用铁制、钢制、木制、铝合金制、竹制等。栅栏竖杆的间距不应大于110 mm。
2·3·2 墙体材料类型及其景观效果
可以用于墙体装饰的材料有:砖块墙体、混凝土砌块墙、石材、木材、组合材料、植物等。不同材质装饰的墙体展示的景观效果是不同的,混凝土砌块墙和石材砌墙给人浑厚、结实、朴实的感觉,一般运用在建筑外墙的处理上。砖块、木材和植物材料在墙体的运用给人天然、生态的感觉。一般来说砖块、木材和植物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广泛。特别
是用植物材料堆砌的生态景墙运用到公园和一些大型的博览会中,给人以新颖、大气、生态的景观效果,颇受欢迎。除了材料类型上的选择可以影响其景观效果外,在造型、材质选择及组合和砌筑方式上的选择也能影响景观效果。 2·4 大门及入口
(1)设计形式。城市大门是建筑群体空间序列的起点,位置重要,它具有防卫、交通、文化等功能。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它和城市的道路、广场、街区等一起组成城市的空间体系,对城市景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这类景观构筑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它所属的行业特点及建筑环境,灵活运用不同设计手法,使之成为景观的亮点。例如,住宅小区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所以它的大门应体现出亲切、宁静的气氛,尺度不宜太大,建筑形式应与区内住宅相呼应,适合采用一些细部较丰富、色彩较柔和、形式较简洁的风格。而政府机关
是代表国家权力的地方,它的大门给人带来的感受应该庄重严肃,所以一般采用对称的形式,以稳重的色调和较大的体量来传达这一信息。设计时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结构形式来体现技术的进步,还可以利用浮雕、绿化、水景等手法来强化其艺术气氛。
(2)设计注意事项。大门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它附属于整个建筑群和它所处的环境,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协调大门与建筑、道路、围墙和整体环境的相互关系。
五、铺装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对园路、空地、广场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园林铺装的功能
1.1空间的分隔和变化作用
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样式的变化体现空间界线,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暗示,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比如两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往往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或者即使使用同一种材料,也采用不同的铺装样式,这种例子随处可见。
1.2视觉的引导和强化作用
园林铺装利用其视觉效果,引导游人视线。在园林中,常采用直线形的线条铺装引导游人前进;在需要游人停留的场所,则采用无方向性或稳定性的铺装:当需要游人关注某一景点时,则采用聚向景点方向走向的铺装。另外,通过铺装线条的变化,可以强化空间感,比如用平行于视平线的线条强调铺装面的深度。用垂直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宽度,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在视觉上调整空间大小,起到使小空间变大,窄路变宽等效果。 1.3意境与主题的体现作用
良好的铺装景观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主题的增彩作用,利用铺装图案强化意境,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这类铺装使用文字、图形、特殊符号等来传达空间主题,加深意境,在一些纪念型、知识型和导向性空间比较常见。 2园林铺装的元素及艺术表达 2.1铺装的色彩及艺术表达
铺装的色彩在园林中一般是衬托景点的背景,除特殊的情况外,很少成为主景,所以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如果色彩过于鲜艳,可能喧宾夺主。甚至造成园林景观杂乱无序。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冷色调优雅,明色调轻陕,暗色调宁静。色彩的应用应追求统一中求变化,即铺装的色彩要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同时利用视觉上的冷暖节奏变化以及轻重节奏的变化,打破色彩过于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