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律的沉闷感,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具体应用中,例如在活动区尤其是儿童游戏场,可使用色彩鲜艳的铺装,造成活泼、明快的气氛;在安静休息区域,可采用色彩柔和素淡的铺装,营造安宁、平静的气氛;在纪念场地等肃穆的场所,宜配合使用沉稳的色调。 2.2铺装的形状及艺术表达
铺装的形状一般通过点、线、形的组合得到表现。不同的铺装图案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对所处的环境产生强烈影响。铺装图案的设计要坚持统一协调的原则。一般以简洁的构图为主,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杂乱无章的感觉。
园林中常通过图案联想的方式来唤起欣赏者的共鸣,表现地方文化及地域风格,表达意境和主题。许多图案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比如通过精致纹理联系到古典,通过波浪形图案联想到水体,都是常用的手法。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很多例子,典型的就是运用谐音、双关等手法,如铺装中蝙蝠围住一个“寿”字的图案,喻意“五福捧寿”,又如借蝙蝠、梅花鹿和仙鹤三种动物形象来寓意“福禄寿”等。 2.3铺装的尺度及艺术表达
铺装的尺度包括铺装图案尺寸和铺装材料尺寸两方面,两者都能对外部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尺度感。
在铺装图案的尺寸方面。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有助于表现统一的整体效果,如果图案太小。铺装会显得琐碎。小面积的铺装宜采用小尺度的图案,较小、紧缩的形状,使空间显得亲切。
在铺装材料的尺寸方面,通常大空间中使用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板材较多,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玻璃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
2.4铺装的质感及艺术表达
铺装的质感是由于人对素材结构的感触而产生的材质感,不同铺装材料的肌理和质地对空间环境会产生不同影响,给环境带来轻松、温馨、开阔、舒适等不同感受。利用质感不同的同种材料铺装,很容易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达到和谐一致的铺装效果。
同一质感的组合可以通过肌理的横直、纹理设置、纹理的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变化来实现。
相似质感材料的组合在环境效果上起中介和过渡作用。对比质感的组合,会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同时也是提高质感美的有效方法。在进行铺装时,要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可选用质地粗犷厚实、线条明显的材料。容易给人稳重、沉着的感觉。小空间则应选择较细小、圆滑的材料,容易给人轻巧、精致和柔和感觉。 3.园林铺装的人性化
色彩、形状、创意及质感等成了园林铺装的关键点,而如何带动人的情绪、体现人性化、使人迅速融入到园林景观也是园林铺装的关键点。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期待着充满个性、亲切而令人愉快的道路空间。由绿篱、街道树和人行道铺装等道路空间构成要素营造出来的情趣。那种“令人不禁想上去走一走的人行道”,不但丰富了我们所居住城市的表情,也立体地表现了生话、文化和历史。作为道路空间构成要素之基础的路面铺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值得探讨。以人为本的人行道空间,是在结合考虑功能方面的体感性、弹性及对
不同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的同时兼顾材料的质感、色彩等美感特性以及与环境协调等因素情况下营造出来的。为行人使用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与汽车道路的铺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以它的机能和耐用性来决定。因为它还包含了诸如安乐、平静、情趣等带动行人走路情绪的各种因素。 4.园林铺装的生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型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方向,园林铺装的生态性问题也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传统的铺装材料已经逐渐被多种多样的现代材料所取代。广州科学城香雪公园的园林铺装设计上,就有多处采用更加与自然结合的铺装形式。例如木栈道、草绳钩边,以及其他木质铺装等,停车场的生态型植草砖铺装等等都渗透着铺装的生态性和与人的亲和性。采取生态型较好的铺装还能很好的调节地面温度,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