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管理 1.胰岛素保存
胰岛素是一种精细的蛋白质分子,它在受热、冷冻或搅动大的情况下易遭到破坏。
因此,胰岛素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
对于未启封的胰岛素
应保存在2~8 ℃冰箱冷藏室内,不得冷冻,冷冻会使胰岛素的活性丧失;失效期为
胰岛素笔体上的失效日期,病区内储存的住院病人的胰岛素要贴有患者信息的标签。因为胰岛素属于高危药品,所以应该严格保管,固定位置,统一摆放,采用醒目标识。
对于已经启封的胰岛素
对于已经开始使用的胰岛素,可以放在室温25 ℃以下阴凉干燥的室温环境中,避免
阳光直射和靠近热源,保存期限为4-6周,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开启后保存期限不同,具体胰岛素的胰岛素开启后的保存期限见附件5,也可以放在2℃-8℃的温度条件下,但在注射前需要放在室温内让胰岛素回暖,,这样可以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同时也能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刺激。如果注射后反复从冰箱取出,在针头未取下的情况下,2℃-8℃的环境容易导致药物结晶、失效或针头堵塞,由于温度过低,突然拿到室温环境注射时产生的温差,已引起热胀冷缩导致药物外溢或空气倒灌。不仅会影响注射量还会造成交叉感染,注射笔各部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还会降低整体使用性和灵敏性,引发器械故障,所以开封的胰岛素可以不必放入冰箱。但是开启后的胰岛素要注明开启日期和失效日期,所以开启后的胰岛素不仅要有高危标签和有患者信息的标签,还要有标明开启日期和失效期的标签。正在使用
的胰岛素笔应放在可保存28天。超过标签有效期或笔体上有效期的胰岛素不可使用。胰岛素笔在出差旅行时应随身携带,不要放于行李中托运。
不同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时间不同,所以不同种类不的胰岛素应分开放置,不
同病人的胰岛素应分开放置,注射胰岛素前应核做好核查制度。
2.胰岛素的注射
2.1胰岛素注射前的准备①洗手:注射前操作者必须清洁双手;②存放在冰箱内的胰岛素应提前至少30 min取出复温,待药液温度接近室温后更换针头;③摇匀: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将笔上下颠倒摆动10次以上,直至产生白色混悬液为止,以确保笔芯内胰岛素充分混匀;④排气:将针尖垂直向上排气,以有1滴药珠充盈针尖为宜;⑤根据剂量显示窗所显示的单位数据调整剂量。
2.2 注射部位的选择 胰岛素应皮下注射。人体适合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是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不同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吸收速度由快至慢分别为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因此,注射解剖部位不要频繁更换,避免血糖时高时低。注射点应每次更换,以免皮下组织出现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患者注射的依从性。因为腹部较其他部位更具有可视性,面积较大、温度恒定、便于操作,且受运动影响较小,但脐周5 cm以内和腰部区域不适宜胰岛素注射。
2.3 正确的注射方法 用75%乙醇消毒注射区域,待干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或中指呈半球状将局部皮肤捏起,以确保将胰岛素注入皮下层。用右手拇指压住注射推键,其余四指握住笔身,垂直将针刺入皮肤,完全按下注射推键迅速将所需剂量注入皮下,直到剂量窗指示为“0”,保持针柄加压状态10 s后松解压力,停顿2 s拔针,不需干棉签按压、按揉。
2.4 注射的注意事项①注射部位只能用75%乙醇消毒,忌用碘酒(碘酒能使胰岛素蛋白凝固变性,从而降低胰岛素效价);②每次注射更换新的针头,避免重复使用针头,可能会出现的断针、剂量不准、注射疼痛、注射部位感染等不良后果;③正确配合用餐时间,根据注射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配合不同进餐时间,注射门冬胰岛素系列应在5~10 min内进餐,诺和灵胰岛素一般在15~30 min内进餐;④注射完毕应将针头取下,不能带针头保存;⑤注射后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胰岛素的针头应妥善处理放入利器盒中,若不小心被针头刺伤后应按照感染性职业暴露处置和报告流程来处理,如附件1、2、3、4
附件1: 感染性职业暴露处置和报告流程
发生职业暴露
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1. 流动水充分冲洗伤口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2. 在伤 口近心端轻轻挤压,使血液流出,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充分冲洗,严禁局部挤压伤 报告科主任或护士 填写《感染性职业暴露登记表》(1、附件2: 暴露源非阳性时,不需再感染性职业暴露登记表(1) 上述两表交院感办,院感办专职人员审核后审核后,建 档 2、姓名: 将表(1、科室: 2 )签字、盖章交予本人,表( 3、性别: 4、年龄: 1 )留院感办; 5、电话:
6、工作类别:(1)医生 (2)护士 (3)助产士 (4)技师 (5)行管检验科根据暴露情况,人员 提出处理意见及建 暴露者持感染办签字盖章的进行追踪及其他监测,对回报的结果进行登记;每《感染性职业按表(1)住院号打印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