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给水管线工程控制工期为2个月完成。给水管线施工计划如下:
施工准备:2天。 测量放线:2天。 沟槽挖填:15天。 基础铺设:15天。 管道安装:16天。 检查井砌筑:15天。 试压试验:4天。 沟槽回填:3天。 管道冲洗:3天。
给水管线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破除路面→沟槽开挖→槽底处理→管道敷设→管就位→回填砂石护肩→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五、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承口 开槽 沟槽验收 测量放线 基础清理、下管 铸铁管质量检查
水压试验 管身初次填土 封堵管道 套胶圈 安管、接口 检查对口间 井室砌筑
管道冲洗、消毒 试压检验 管道阀门、管件安装 二次回填土 竣工验收 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六、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
6.1、测量放样
施工前严格按图纸进行放样,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及我处的加密闭合的控制点用全站仪测定出管道中心线,并测定出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及原地面高程。
开挖时根据图纸设计高程计算出开挖深度,按规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撒出开挖坡顶上口两边的边线。开挖时进行跟踪测量,沟底每隔10m测定出一个平面位置及基底面高程控制桩,严格控制好沟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用全站仪测出管道顶中心的平面位置并测出阀门井的平面位置。管道安装时进行跟踪检查测量,复测管底高程是否与图纸对应,管道施工完毕后进行竣工测量。
各道工序的测量资料需认真做好记录,所有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
6.2、沟槽开挖施工
6.2.1、沟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开槽前要认真调查了解地上地下障碍物,以便开槽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根据业主提供的现况地下管线图及我处的现场调查,统计出现况地下管线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6.2.2、开挖方法
(1)、 沟槽开挖采用人工+机械进行开挖,槽底预留200~300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止扰动地基。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现状管缆等)的地段,由人工开挖严禁破坏;
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 沟槽开挖尽量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以利于排水; (3)、 挖槽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施工范围线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挖土方凡适宜回填的土,均要选择妥善位置进行堆放,但不得覆盖测量等标记,均暂存于现场用于沟槽回填。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的土方调配计划,按照做好土方平衡、少土方外运、现场土方调运的原则进行处置。
(4)、 开槽后及时约请各有关人员验槽,槽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共同确定基底处理措施。处理完成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进行沟槽开挖过程中,沟槽每侧临时堆土不宜过高,施加其他荷载不宜过大,并尽量避开雨天施工,加强施工观测,确保边坡稳定。
6.3、管道基础处理
管道基础应坐落在稳定的未扰动的土层上。当工程地基良好时,球墨铸铁管可不做基础处理。当管道基底的树根、淤泥、腐殖土及垃圾清理干净至原状土后,将天然地基整平,要求清除至原状土,并换填素土、分层夯实。
6.4、管道安装
球墨铸铁给水管道安装主要包括:管材等检查验收、布管、下管、清洁承口和橡胶圈、上胶圈、清理插口外表面及刷润滑剂、接口、检查等步骤。
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在沟槽见底后,经核对管节、管件位置无误后立即下管。 6.4.1、管材、管件验收及布管 (1)、管材、管件验收
管材、管件及设备运至施工现场,卸车时要使用软吊带,轻吊轻放,避免管道互相碰撞。管材管件必须由材料员逐根逐件检查,并做好标记记录,不合格品不准使用,必须具备合格证,材质单。
(2)、布管
布管前测量管口周长、直径以便匹配对口,管道距槽线1米“一”字形排放。
6.4.2、沟槽检查
下管前应对沟槽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查槽底是否有杂物,若有应清理干净;检查槽底宽度及高程,应保证管道结构每侧的工作宽度,槽底高程要符合现行的检验标准,不合格者应进行修整;检查槽帮是否有裂缝及坍塌的危险,如有用支撑加固等方法处理;检查槽边堆土高度,下管的一侧堆土过高、过陡的,应根据下管需要进行整理,并须符合安全要求;检查地基、基础,如有被扰动的,进行处理。复测各段土层的标高,检查各项工作位置尺寸以是否合格。
6.4.3、管道铺设 (1)、下管
下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禁止将管道沿沟槽边滚落。起吊时使用专用软带,并设专人指挥,轻提轻放,防止磨损防腐层。下管时注意承口方向保持与管道安装方向一致,同时在各接口处掏挖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