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7:3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0.(2分)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主观题型,意近

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能力。) 31.(3分)答“好”与“不好”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表明态度得1分,理由陈述

得2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自我观点的思辨能力。)

32.(2分)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

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利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能力。)

33.(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

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注】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揣摩题意,去芜取精,把握要旨,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

34.作文50分【评分细则】

“和、静、怡、真”不仅是茶道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儒、道、佛三教就极大地弘扬和光大了这些民族文化遗产。三教都有“和”的思想理念。儒家从“和”中推衍出“中庸之道”,道家从“和”中引申出“天人合一”,佛家提倡“中道妙理”。三教都主静,认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怡”是儒家忧患人生、闲适人生、隐逸人生、润泽人生等理念的体现。道家追求“守真”“养真”“全真”,以致于抱朴含真,返璞归真。认为失“真”则无风采,不“真”则成虚伪,无“真”则失自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这些传统文化理念依旧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做人做事与修身养性的价值追求。这些民族文化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逐渐丰富,已无声地浸润到人们求知、交友、处世、行善、感恩、修心等诸多方面。“和”有和蔼、和善、和美、和解、和谐等义,传达出做人宽容善良,对人和蔼可亲、与人和睦相处等思想;“静”有宁静、娴静、静心、静谧等义,告诉人们要亲近自然、安守本分、淡泊名利,保持内心平静,修身养德;“怡”有怡人、怡悦、怡然自乐、心旷神怡等义,提醒人们要常怀快乐之心,常持怡悦之情,常做怡人之事;“真”有真心、真诚、真知、真性等义,告诫人们要真心做事,真诚待人,追求真知,保持率真。这四个字所涵盖的主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选材范围所及也将辐射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主题,筛选材料进行写作。

把握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本文主要写作内容,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要具体而有真情实感。二是“和、静、怡、真”,这四个字是本次作文的备选主题,行文要抓住所选字的内涵,突出中心。

本题是自命题作文,文题中一定要有所选主题的那个字。提供的四个参考文题不得选用。 一类文: 45分-50分 主题深刻,内容精当,选材典型,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二类文: 40分-44分 主题鲜明,内容具体,选材恰当,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三类文: 30分-39分 主题散漫,内容杂乱,选材平庸,结构一般,语言平淡。 四类文: 0分-29分 主题不明,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散乱,语病较多。 注:

1.总分评定前,根据书写情况好坏,适当给予奖惩,在上下3分范围内浮动,以满分为限。 2.总分评定后,错别字另行扣分。3个错别字扣一分,每篇扣满3分为止。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 的文档
中考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qv1r26pu64mg6283nif6msol1o4w700uz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