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弯沉: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2. 压实度: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3. 最佳含水量: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4.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挤压填土,使土 体向后位移,当挡土墙向后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叫被动土压力。 5.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的适当距离,使墙后土中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到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6.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7. 路面:是指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造物。 8. 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路基中产生应力作用较大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9.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了保证路基稳定性,根据气候水文地质条件规定的路基边缘距离原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
10.静止土压力:挡土墙位于原来位置不动,处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11.一般路基:是指在正常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下,填土高度或挖方深度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路基。
12.石灰稳定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消解后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规范,经拌合后,在最佳含水量时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
13.水泥稳定基层:在经过筛选的土中,掺入适当水泥、水或碎石,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
14.潮湿系数: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的比值。
15.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建筑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采用回弹模量作为路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16.湿软地基:天然含水量较高,胀缩性大,失陷性大,承载力低,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的地基。 17.标准轴载:bzz-100kn
18.地基加固每种方法适用于哪些土质。 19.基层的作用
20.为什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接缝:
混凝土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这些变形会受到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
和粘结力,以及板自重、车轮荷载等的约束,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板的断裂或拱胀等破坏。 21.垫层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垫层按其所起的作用分为排水垫层、隔离垫层、防冻胀垫层等。 ①排水垫层:排除渗入基层和垫层的水分,防止路基过湿而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采用砂砾碎石等松散颗粒材料。 ②隔离垫层:隔断地下水向路面结构层内移动。一般采用粗粒料或土工合成材料。
③防冻胀垫层: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需要考虑防冻胀最小厚度要求。
22.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的目的:防唧泥、防冰冻、减小路基顶面的压应力,缓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对面层的影响、防水、为面层施工提供方便、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3.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抗滑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1) 增加抗滑稳定性的方法:置倾斜基底、采用凸隼基础。 (2) 增加抗倾覆稳定性的方法:展宽脚趾、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和改变墙身断面 类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