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回采工艺
一、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
1、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附后) 2、巷道布置参数
上风巷:采用2.1m×2.4m×2.4m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挂隔爆水袋处采用2.1m×2.6m×2.6m工字钢梯形棚支护。
机巷:采用2.1m×2.4m×2.4m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挂隔爆水袋处采用2.1m×2.6m×2.6m工字钢梯形棚支护。
开切眼:采用一梁两柱顺山木棚支护,三排柱子两个档。 伪马道:采用1.6m×1.8m×1.8m木梯形棚支护。 二、采煤方法
根据地质资料,决定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悬移支架采煤法进行回采,允许局部放顶煤。 三、顶板管理方法
采用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 四、回采工艺 1、工艺流程
支架安装 ↓
打眼→装药→爆破→找顶铺网→超前管理顶板→卧底出煤→支设临时支护 移左梁→移右梁→清理漫底 ↓ 支架拆除 2、支架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另编。
3、工作面沿B11b底板回采,由于两巷道均沿B11b顶板掘进,因此工作面上、下端头允许撇底板与顺槽平稳交接,不得出现台阶。
4、采高为1.8 m,采宽为1.0m,工作面因地质构造带影响需下降或上漂时,沿走向每米落差不超过0.2m;梁面要对齐成线相邻两架落差不得超过0.2m。
5、采用伪斜开采,工作面煤壁线与正倾斜方位线夹角为20°~30°。 6、工作面爆破落煤 (1)炮眼布置
1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布置双排眼, 顶眼距底板1.0~1.2m,眼间距(中—中)0.8~1.2m,仰角为○
0°~5°。底眼距底板0.3m~0.5m,眼间距(中—中)0.8~1.2m,俯角为15°~20°。炮眼眼深1.2m,与煤壁夹角均为75°~80°。所有炮眼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 2工作面上、下端头各取消一个顶眼,取消顶眼处只爆破底眼。 ○
3爆破图表. ○
a.炮眼布置示意图(附图2-1) b.炸药雷管消耗量表(表2-1)
5
角度(度) 炮 眼名 称 垂直 水平 采 面斜 长(m) 炮 眼间 眼深合计 炸药消耗(g) 雷管消耗(发) 雷管类型 距(m) (m) 每眼 每眼 合计 装药雷管段别 联线方式 顶 眼 75~80 仰角0~5 俯58m 0.8~1.2 1.2 330 0.8~1.2 1.2 330 15840~19470 18150~23430 1 1 48~59 毫秒延期雷管 2、4 串联 1、3 底 眼 75~80 角 15~20 55~71 c.打眼设备和爆破器材
使用2.5kw、127ν煤电钻打眼。
MFB—150型矿用防爆型起爆器起爆,一个工作面只允许使用一台起爆器。 选用煤矿许用三级水胶炸药。
1— 4段毫秒延期电雷管,电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 d.联线方式:串联。
4工作面煤壁肩窝如煤质较硬影响爆破效果时,顶眼位置允许上移,但距顶不得小于0.5m。 ○
5工作面来压期间、煤壁松软、易掉顶段不布置顶眼。 ○
(2)打眼前的准备
1工作面放炮段必须处于最小控顶距下。 ○
2老塘侧必须网面平整,补联网符合规定。 ○
3全面检查工作面及上下出口安全质量,不合格支架及时整改或更换,无空顶、片帮现象。 ○
4工作面余煤、杂物清理干净,安全退路畅通无阻。 ○
5工作面煤壁侧要拆除溜槽,并下好底梁,便于人员通行或站立。 ○
6工作面及上下风巷料场必须备足接顶材料和防抽冒材料,其中撞楔板不少于20块。 ○
(3)打眼注意事项 1电钻运输 ○
将电缆绕成圆圈,其一端固定在电钻上并系结好,要手提电钻手把或肩背电钻和电缆。不准安上钻杆挑着电钻行走,不准用电缆拖拉电钻,严禁强拉硬拽。 2打眼地点上、下方设置好牢固的护身板、挡板。 ○
3打眼不少于两人作业,打眼人员要先站稳、后操作。 ○
6
4打眼人员要扎紧袖口、裤管,扣好衣扣,围巾必须系在上衣内,矿灯必须安在矿帽上,严○
禁围巾和衣服的线头等外露以及灯线缠绕钻杆。
5打眼要先刨点定位,底板无三角煤,底眼必须打到底板矸子。 ○
6工作面一次打眼装药,一次起爆。 ○
7打眼装药时,工作面不得进行溜煤、运料工作。 ○
8所有炮眼眼口禁止朝向单体液压支柱。 ○
(4)工作面爆破期间要求
1必须严格按爆破说明书装药、爆破。 ○
2装药与打眼间隔距离不得小于5.0m;使用上风巷电钻时,应由下向上打眼,使用机巷电○
钻时,应由上向下打眼。
3爆破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有合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放炮器把手或钥匙必须由放○
炮员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电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
4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
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5装药前,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煤粉,再用木质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
6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
7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
8装药连线要避开电器设备,所有连接线之间必须相互扭紧并不得与导电体相接触。 ○
9采用正向起爆,严禁反向起爆。严格执行“一炮三泥”制,座底泥填50~100mm,每眼一○
卷水胶炸药且要装入眼底,装填水炮泥时应先紧靠药卷填上30~40mm的炮泥,然后装200~300mm长水炮泥,外端再填以炮泥,“三泥”封实封满炮眼,药卷与座底泥、药卷与封泥,水炮泥与封泥之间必须彼此密接。严禁放明炮、糊炮、明电爆破。 10带电设备(电缆、电钻等)不得通过装炮区域。 ○
11工作面爆破前: ○
a.工作面支柱必须全面加压,确保压力符合要求,支柱补液必须距打眼或装药地点不少于5m。防倒链及所有防倒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b.出煤系统必须确保正常运转,否则禁止爆破。
c.顺槽改棚及打过河时,必须待一棚(排)支护好,并腰实帮顶,否则禁止爆破。 d.支架内所有管线必须吊挂在中柱后方手把以上位置,煤电钻及电缆必须盘放在上、下风巷距煤壁30m以外支架完好,无淋水、积水的安全地点。
12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人员没有全部撤到警戒线外,严禁将爆破母线连在放○
炮器上;爆破前工作面上风巷必须断电,停送电前均要向调度所汇报。
13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 ○
14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爆破前,班长必须亲自布置责任心强的人员在上、下风巷○
距工作面煤壁不少于50m的安全地点担任警戒工作,实行人、牌、网三警戒制度。 15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进行爆破操作。警戒地点均必○
须有直通调度所的电话。
7
16爆破前,当班瓦检工、爆破工、班队长、安检员必须将工作面安全情况向调度所汇报,经○
同意后且经班队长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起爆命令。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17通电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
至少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18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1.0%、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小于0.8%○
时,由爆破工、瓦检工、班队长、安检员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经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并将工作面安全情况汇报调度所,经同意后方可由班长亲自撤回警戒,其他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对歪斜、损坏的支架(柱)由上向下依次逐架及时整改或更换好,并对工作面支柱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加压,否则禁止采煤支柱。
19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
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同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b.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c.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d.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破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崩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e.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20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 ○
a.采煤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本措施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b.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0%。
c.在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d.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e.工作面风量不足。 21火工品管理: ○
a.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开放在专用的爆破材料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爆破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器设备的地点。爆破材料箱必须始终放在爆破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每小班剩余的电雷管必须清点上交爆破材料库。
b.电雷管(包括清退入库的电雷管)在发给爆破工之前,必须用电雷管检测仪逐个做全电阻检查,并将脚线扭结成短路。严禁发放电阻不合格的电雷管。
22工作面爆破后链板机、皮带机必须保持正常运转。 ○
23工作面爆破后,必须分拨对工作面顶板进行超前管理,各拨之间间距不少于○
少于两人作业,严禁单人作业。
a.必须及时找顶、铺设金属网,伸前探梁配合塘材盘或半圆木对顶板进行超前管理; b.拨内超前管理好顶板后,及时卧底出煤,在煤壁肩窝处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0m半圆木支设一梁两柱顺山棚。
8
6m,每拨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