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06: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7届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第 I 卷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是两大类不同的细胞,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 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2.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9月18日晚间通报,该省新增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下列有关寨卡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含有四种核苷酸,四种碱基,属于一个系统 B.培养寨卡病毒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寨卡病毒寄生细胞后,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导致细胞坏死 D.寨卡病毒的核酸水解后最终产物是CO2和水

3.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多种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彻底水解后产物是氨基酸

B.人体内环境中的Na、C1有维持渗透压的功能

C.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上升

D.N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脂肪、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4.核糖体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器,以下关于核糖体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具有膜结构,不含有P元素 B.其合成与核仁有关

C.是细胞内合成氨基酸的场所 D.是所有生物共有的一种细胞器 5.右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③、④都具有双层膜 B.结构②、⑤中都含有RNA

C.结构①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D.结构①、④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 6.下列四种反应依次属于( )

(1)某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2)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泄

(4)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7.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

+

-

D.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8.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不再表达

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酶无法合成 C.造血干细胞因辐射发生突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减弱 D.肝细胞与肌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基因不同 9.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 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10.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 A.①代表性激素、②代表胆固醇

B.①代表细胞核体积增大、②代表细胞衰老的特征 C.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质 D.①代表唾液、②代表细胞外液

11.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 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② ①

A.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 B.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C.14点时,与装置乙相比,甲中植物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高 D.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 HPO4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13. 选择数只健康且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小白鼠,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甲组切 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乙组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是通过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物质代谢强度。甲组切除10天后,测定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乙组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

A.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于另一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B.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生理盐水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某溶剂 D.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2—

14.在下图3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 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其中,小麦种子含糖较多而花生种子含脂肪 多)。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a和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υa和υb,则υa<υb B.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b和Tc,则Tc>Tb C.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Lb和Lc,则LbTc

15.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16.东京大学2016年6月3日发布公报说,该校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项新的血液检测技术, 能检测出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核糖 核酸),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今后可望用于胰 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B.这一特殊RNA是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 C.胰腺癌变得根本原因由于原癌基因突变形成

D.癌细胞其遗传物质、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表面均发生改变

17.二倍体玉米(2n=20)经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下图是该过程 中不同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D.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是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此可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脂肪,产生水多的是糖类 C.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化合物

D.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与高温处理的蛋白质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19.图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只有电信号的传导

B.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C.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中无效应器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20.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此时还会出现( ) A.机体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

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C.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出细胞 D.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2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呈双凹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功能,其细胞呼吸不能产生CO2 B.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供能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一般没有细胞核,寿命较短,不具有各种基因 D.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的生物膜,常用作研究细胞膜的材料

22.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B.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发生在夜间 C.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D.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23.用同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在20-40 ℃之间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3实验可预测酶+Cl、酶+Cu的底物浓度的饱和点均在B点 D.由图4实验结果可得到酶具有专一性结论

24.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B.方式b一定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C.与方式b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D.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25.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3日中午11时30分,日本分子

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

胞自噬的机制,荣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噬是细胞吞噬自身细胞质中蛋白质等 物质或细胞器的过程,实现细胞内的自我更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中最主要是核糖体这一细胞器的参与 B.细胞自噬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C.细胞自噬即是细胞死亡

细胞生物

-2+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2ws886ra6d7jn4l8uv58u602x7bw012j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