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7:47: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1.5分,共60分)

1.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3. 《晋书.苏峻传》载:“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 县。于是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B.豪强地主经济的扩张 C.重农抑商政策收效甚微 D.政府社会控制力量缺失 4.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 ②秦半两钱 ③五铢钱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

5.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1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7.《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8.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思想传播的困境D.洋务人才的匮乏

9.晚晴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 “宜纵民为之,并加之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1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11.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 工厂数(家) 1912 46 1913 46 1914 12 1915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12.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 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 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13.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B.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2

C.关税自主得到了实现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14.“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 19世纪末,清政府允许创办中国私人银行,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创立,其最初资金有 500万两。1905年,户部银行成立,三年后更名为大清银行,资金为1000万两。这 A.标志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B.表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和发展

C.意味着清末新政取得巨大成功 D.体现了清朝对列强资本输出的应对

16.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17.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人口(人) 时间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7355462 102750000 208095796 32.54 6.89 3.56 人均土地(亩/人)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18.《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郡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时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3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19.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20.“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 )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与老婆的一段对话,他老婆说:“搭帮共产党,好不容易分了几丘田,还没有作热,又要归公了。”他说:“这不叫归公。我们单干了一世,发财没有?还不是年年是个现路子,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据此材料,该政策最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23.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

A.政府的经济政策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优越的社会制度

D.提倡国货运动

24.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 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qo下降到14. 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25.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30年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有效维护农民利益 B.有违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4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3p90pscv6b8ve00zsa83uyx967u500va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