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析各种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并按不同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 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从周同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4、 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乐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我们周围或你看到的典型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 如:校舍的建筑、通讯信号塔、高压线铁塔、清真寺、塔吊等。 (二)学习新课: 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1)、指导学生欣赏图片发现问题。
出示几幅典型建筑物的图片,如金字塔、三峡大坝、独山隧道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建筑物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 (2)、在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结构的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交流:金字塔三角结构非常稳固;三峡大坝实心结构非常坚固、耐冲击;独山隧道拱形结构能增强承受力、节约材料。 2、指导学生观察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
(1)、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了解它们什么形状和结构。 (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各组典型的建筑物图片,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强调某些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如赵州桥是拱形结构.美国佛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是球形结构,泰姬陵是圆屋顶结构,埃菲尔铁塔是框架结构。 (3)、指导学生分析建筑物的结构有哪些不同,并将分类的结果用概念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
建筑物结构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结构的不同: 三角形、立方形、圆柱形,球形、圆锥形、弓形、
弧形等
屋顶结构的不同: 平顶、圆顶、弧形顶、棱形顶等。 墙体结构的不同: 支柱、管状、实心、空心、框架等。
材料结构的不同: 钢结构,钢筋混凝士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3、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1)、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 教师出示赵州桥、空心楼板、埃菲尔铁塔的课件,
提问: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多,并且有探究的价值。
(2) 指定学生汇报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归纳: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拱形——分散压力。 空心结构——减轻压力。 框架结构——增加稳定性。
(3)让学生选择一个或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制订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问题参照教科书中的实验项目,来制订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如:教科书10页,实验项目2。 实验材料: 16开白纸,木块,棋子若干。 (4)分组实验:
改变实验条件(如:纸张平放、拱形、三角形、折成m型等),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进行定量、定性实验研究。
分析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形状和结构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结论。
归纳:改变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改变承受力的大小。 五、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一些典型的建筑物的巧妙的结构,了解了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结构与力的关系,体会到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也能成为一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