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
07合同段工程
竖井及横通道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编号:__DG-39-010____
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7合同段项目部
2011年12月9日
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
07合同段工程
竖井及横通道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编 制 人:__梁辉宇______
项目工程师:__徐英威______
项 目 经理:__郑 坚_____
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监测目的及意义 ........................................................................................ 2 4监测的原则 ................................................................................................ 2 5监控网的布设 ............................................................................................ 3 6监测设备 .................................................................................................... 3 7监测人员及职责 ........................................................................................ 4 8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原则 ............................................................................ 4 9监测内容 .................................................................................................... 4 10监测方法 .................................................................................................. 5 11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 ............................................................................ 10 12监控量测保证措施 ................................................................................ 11 13监测应急措施 ........................................................................................ 12 14附图 ........................................................................................................ 13
竖井监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图技术要求》
(2)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3)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业主、设计总体及其它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 (4)由设计总体单位提供的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施工图
(5)《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达道站-上藤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6)《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50010-2010)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4)《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6)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规范》GB50086-2001 (1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1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9)《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20)国家及福州市有关规范、法规、企业标准、管理文件 2.工程概况
本次监测项目为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达道站~上藤街站区间竖井及横通道结构工程。
竖井为矩形断面,净空尺寸为6m*8m,井深34.58m,竖井上(中)部井壁喷砼厚为0.35m,在竖井的下部井壁喷砼厚为0.15m,临时通道净宽5m,初衬厚度为0.3m。
场地内地表发育,地表水体主要为闽江。根据地下水含水层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场地范围内与工程有关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空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
场地内空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补给和地表水的侧向入渗补给,
1
多以蒸发方式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内的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中,主要分布于闽江南岸,由于风化岩层中裂隙张开和密集程度、连通及充填情况都很不均匀,所以裂隙水的埋藏、分布及水动力特征非常不均匀,主要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透水性和富水性一般较弱,根据抽水试验观测,水位埋深为6.1m,高程5.11m,具弱承压性。 3.监测目的及意义
由工程概况可知,在施工阶段对竖井及其周边地层的沉降、位移以及附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跟踪测量,对观测的数据与允许值、理论值进行比较,使之能够及时可靠的反映出施工的情况及所造成的影响。
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的回归分析,使设计达到合理、安全、经济、优质便于指导施工。 4.监测的原则
在地下工程中进行量测,绝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信息,而是把它作为施工管理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量测信息能够做到以下2条:
㈠ 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的动态,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流程加以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围岩动态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预估最终位移值、根据监控基准和监测结果的对比来调整、修改开挖和支护的顺序和时机等)。
㈡ 满足作为设计变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项要求,如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重要参数(初始位移速度、位移量等)。
施工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的布置直接相关。根据我单位多年监测工作的经验,归纳以下5条原则:
(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需要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应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
(2)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四点: ①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 ②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 ③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
④分别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方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
(3)重点监测关键部位的原则:监测测点布置应合理,注意时空关系,控制关键部位。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4)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测量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