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期中复习 中图版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
(1)人类 从 获得,用于 和 的 和 ,叫做自然资源。 (2)有的自然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这些资源称为 。例如 、 、 和 。
(3)有的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这些资源称为 。例如 、 、 等。 2、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由 、 、 以及 等组成。
(2)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降落在地面上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 ;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 。 (3)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 的多少来衡量。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出 、 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 。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4、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1)我国改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措施是 。该措施我国现在最大的工程是 ,该工程是将 水系的水调入缺水的 地区和 地区使用,其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 ,东线工程是降水沿 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线路经 、 、 等水系。
(2)我国改善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是 。该措施我国现在最大的工程是 。
(3)我国水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和 。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有 、 、 、 、 等。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最大的是 。我国最缺乏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为 。
1 ;2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 。 ○
(4)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 位,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 位,林地总面积居世界
第 位。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我国的季风区主要在我国东部,这里 , , ,是我国的 区。以 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湿热多雨,是我国 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 等作物,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是 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 、 等旱地作物。
(2)我国的三大林区为: 、 和 。
(3)我国的四大牧区为: 、 、 和 。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地形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河流 3、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1)我国的土地资源危机: 、 、 、 。
(2)我国保护耕地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第三节 工业 1、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
(2)工业是对 或 进行 、 的 部门。 2、矿产资源与农业
(1)任命形象的把煤炭称为:“ ”,把石油称为“ ”。
(2)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 和 等省区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3)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主要油田有 。
(4)我国西部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国家通过“ ”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5)我国的铁矿资源 、 、 三省的铁矿储量最大。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是 、 。
(6)我国钢铁工业的骨干企业有 等。 3、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 、 、 。其中 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我国的工业基地的分布表现出 、 、 分布的特点。 4、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指建立在 的新兴产业。 1 ;(2)高新技术产业的的三个主要特点:○ 2 ;3 。○○ (3)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四节 交通运输 1、 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我国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 、 和 等。 (2)我国目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对比 铁路 公路 航空 水路 管道 优点 缺点 (3)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1南北干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东西干线: — ( — — ) ○
— ( — — ) — — —
( — — — — )
(4)列车编次规则:
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 ,驶向北京的列车编为 ;
其他铁路线始发的列车远离北京方向的编为 ,驶近北京方向的编为 。 (5)以G开头的车次为 ,以D开头的车次为 ,以Z开头的车次为 ,以T开头的车次为 ,以K开头的车次为 ,4位数字的车次为 ,以L开头的车次为 。 (6)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至 高速公路
(7)我国现已形成以 为中心,连接 和 的国内航空运输网。
(8) 、 、 、 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9)水路运输包括 和 ,适用于 和 的长距离运输。
(10)主要的内河航道: 、 、 、 、 。 (11)管道运输主要运输 , 等。 第5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1)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一般来说,南方降水 ,气温 ,屋顶坡度 ,利于 ;窗户较 可 阳光照射、 室内温度。北方降水 ,屋顶坡度 ,甚至完全是 的,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窗户较 ,利于在冬季获取 的阳光, 室内温度。
(2)地形对民居的影响也非常大。例如,在山区盖房时,要考虑 、 等因素。贵州和湘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坡地势盖起 。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 。
(3)人民在建房时,总是尽量 ,以降低造价。例如,山区的人民充分利用岩石建造 ;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 ;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竹木建造 。
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1)冬季, 地区的人们常常穿着宽大、厚实的衣服、戴着皮帽、皮手套等。而 的人们穿着轻便、单薄的衣服,戴着遮阳帽。
(2) 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肥大的长裤。
(3) 族的长袍、坎肩、皮帽、皮靴等服饰既有较强的防寒作用,又便于骑乘。 3、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1)南方地区湿热多雨,水田广布,盛产 ,所以南方的风味食品大多是用 做成的,如米粉、年糕和汤圆。
(2)北方地区冬寒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主要是旱地,盛产 ,所以北方的风味食品大多是用 做成的,如饺子、馒头、烙饼和拉面等。 (3)山区的特色菜以 和 为主。 (4)海边的特色菜以 著称。
(5)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当地居民有 和 的习俗。 (6)湖南人受潮湿气候的影响喜欢吃 。 (7)山西人受水质等影响喜欢食 。
(8)我国的八大菜系: 菜、 菜、 菜、 菜、 菜、 菜、 菜、 菜,其中淮扬菜为 菜的一支。 第二节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1、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地方文化特色是在 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
(2)地方文化包括 、 、 、 、 、 、 等。
(3)地方文化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 性。
(4)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数量仅次于 和 ,位居世界第三。
2、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景区 泰山 省区 特色 “五岳之尊”,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小巧玲珑,清秀典雅,布局结构成功运用了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是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旅游结合起来 苏州园林 布达拉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黄山 平遥古城 3、保护地方文化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 的旅游资源开发,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而 的的开发或 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 和 的毁坏、 等。
(2)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协调好 和 的关系,才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1、选择旅游目的地
选择旅游目的地,需要考虑旅游者的 、 、 、 、 等。 2、设计旅游路线
(1)旅游者选择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 ,花最少的 ,获取最多的 ,达到最满意的旅游效果。
(2)设计旅游线路需要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3、出发前相关旅游物品的准备
1必要的 ;○2 ;○3 ;○4足够的 ;○5旅途中必要(1)准备好需要的物品:○6小小 。 的 和 ;○
(2)外出旅游,别忘了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