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 3、消费 4、投资 5、政府购买 6、净出口 二、判断题
1、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国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3、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使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4、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5、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指数(√)
6、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 7、某企业年生产50万美元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美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40万美元(×)
8、某出租车司机2013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11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元的
购车费应计入2011年的GDP当中(√)
9、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转移支付不应计入GDP中(√) 10、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三、选择题
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D)
A、居民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 B、净出口
C、政府购买 D、以上都包括 2、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收入与就业分析
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 3、下列产品中计入当年GDP的有(D)
A、某人购买了一辆二手车 B、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栋旧房
C、家务劳动 D。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4、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D)
A、去也转移支付 B、间接税 C、折旧 D以上都包括 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D)
A、GDP与NDP B、NI、PI与DPI C、消费和投资 D、A和B
6、已知C=6亿,I=1亿,折旧=1.5亿,X=2亿。M=1.8亿,则(C)
A、NDP=8.7亿 B、GDP=7.7亿 C、GDP=8.7亿 D、NI=8.5亿 7、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A、GDP=C+I+G+(X-M) B、GDP=C+T+G+(X-M) C、GDP=C+I+T+(X-M) D、GDP=C+S+T+(M-X) 8、一下可以计入GDP的有(D)
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B、政府支付的利息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办公用品 9、NI包括的项目有(D)
A、利润 B、工资 C、租金和利息 D、以上都包括
10、当GNP>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A)外国居民从本国的得到的收入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四、问答题
1、 计算GDP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衡量宏观经济的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贡献大?为什么? 五、计算题
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
贸易赤字是100。试计算以下项目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1)S=Yd-C=4100-3800=300
(2)I=个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200+300+100 =200
(3)G=GDP-C-I-(X-M)
=5000-3800-200-(-100) =1100
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求:净出口是多少 NX=GDP-C-I-G
=4800-3000-800-960 =40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4800 800 300 3000 960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名词解释
1、 均衡国民收入 2、边际消费倾向 3、平均消费倾向 4、边际储蓄倾向 5、平均储蓄倾向
6、投资乘数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8、税收乘数 二、判断题
1、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2、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C+I(√) 3、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条件为I=S,它是指经济要达到平衡,投资必须等于储蓄(√) 4、 凯恩斯认为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 5、 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APC递增(×) 6、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成熟越小(×)
7、 消费曲线具有正斜率,储蓄曲线具有负斜率(×) 8、 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必须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9、 增加转移支付和税收都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10、MPC和APC的取值范围都是在0到1之间(×) 三、选择题
1、 在二部门经济中,若现期GD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消费,
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B) A、GDP不在均衡水平上,将下降 B、GDP不在均衡水平上,将上升 C、GDP在均衡水平 D、不确定
2、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C)
A、 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B、 收入与消费的比率
C、 在任何水平上,收入变动一个单位引起消费的变化量 D、 以上都不对
3、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2的正数 C、0 D、1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C和MPS都是直线
C、增加的国民收入不是用于增加消费就是用于增加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5、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A)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随着收入的增加,MPC和MPS是递增的 B、MPC+APC=1
C、随着收入的增加,APC和APS是递增的 D、MPC+MPS=1
7、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9,投资支出增加90亿,可以预计,这将使得均衡GDP增加(D)亿元
A、20 B、80 C、180 D、100
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9,投资支出增加90亿,可以预计,这将使得均衡GDP增加(C)亿元
A、100 B、80 C、900 D、900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3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0、投资乘数等于(B)
A、投资变化量除以收入的变化量 B、收入变化量除以投资变换量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D、(1-MPS)的倒数
11、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D) A、0.8 B、1.25 C、4 D、5 12、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C) A、0.8 B、1.25 C、4 D、5 13、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其中T=200,那么税收乘数(D) A、2 B、-2 C、4 D、-4 14、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Y),其中t=0.25,那么税收乘数(B) A、2 B、-2 C、4 D、-4
15、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50亿美元,则均衡收入
将(B)
A、增加250亿美元 B、增加50亿美元 C、减少50亿美元 D、保持不变 四、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均衡国民收入中的决定?
2、 简要说明凯恩斯消费理论中消费和储蓄二者的关系 3、 简述相对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 4、 简述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 五、计算题
1、 若自发投资量从600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从8000亿元增加到8500
亿元,求:投资乘数是多少?
Ki=
ΔY8500?8000==5 ΔI700?60011==5 1?b1-0.82、 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求:投资乘数是多少?
Ki=
3、 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Y=C+2=100+0.8Y+50 Y=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4、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储蓄函数是:S=-1000+0.25Y,投资从300增至500时,均衡输入增加
多少?
ΔY=ki·ΔI=
1MPS·
ΔI=
1×200=800
0.255、 假设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
C=100+0.6Yd ————消费 I=50————————投资 G=250———————政府购买 T=100———————税收 求:(1)均衡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 (2)消费收入(C)
(3)私人储蓄(Sp)和政府储蓄(Sg) (4)投资乘数(Ki)
(1)Y=C+I+G=100+0.6(Y-100)+50+250 Y=850
Yd=Y-T=850-100=750
(2)C=100+0.6 Yd=100+0.6×750=550 (3)Sp= Yd-C=750-550=200 Sg=T-G=100-250=-150
(4)ki=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11==2.5 1?b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