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立几典型例题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7:25: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项城一高

例12 设直平行六面体的底面是菱形,经下底面的一边及与它相对的上义面的一边的截面与底面成60?的二面角,面积为Q,求直平行六面体的全面积.

分析:如图,由于DD?面AC.作出截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DHD后,因

''Rt?D'DH中?D'HD?60?,可分别求出D'D、DH和D'H的值.又上下底面的边长是相等

的,便可进一步求出全面积.

'''''解:设平行六面体为ABCD?ABCD,过D作DH?AB,H为垂足,连结DH.

∵DD?平面ABCD,

'∴DH?AB,?DHD?60?,

''∴DD?'13'DH,DH?D'H.

22又在菱形ABCD中,有AD?AB?BC?CD, ∴截面ABCD的面积为:S1?DH?AB?Q. 侧面DDCC的面积为:S2?DD?DC?DD?AB?底面ABCD的面积为:S3?DH?AB?所以S全?4S2?2S3?(23?1)Q.

'''''''3'3DH?AB?Q 221'1DH?AB?Q. 22典型例题十三

例13 设有三个命题:甲: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乙:底面是矩形的平

行六面体是长方体;丙: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以上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甲命题是真命题,因为它就是平行六面体的定义;

乙命题不是真命题,因为平行六面体的侧棱不一定垂直于底面; 丙命题也不是真命题,因为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应选B.

项城一高

项城一高

说明:要认真搞清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特殊四棱柱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典型例题十四

例14 如图,A1B1C1?ABC是直三棱柱,?BCA?90?,点D1、F1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若BC?CA?CC1,则BD. 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1303015 B. C. D.

2101510

解:可将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为相交直线的角,取BC的中点E,并连结EF1、EA. ∵D1F11BC?BE, 2∴EF1//BD1,∴?EF1A是BD1与AF1所成角. 设BC?2a,则CC1?2a,CA?2a. ∴AB?22a,AF1?5a,AE?5a,

EF1?BD1?B1B2?B1D1?6a.

2AF(5a)2?(6a)2?(5a)2301?EF1?AE∴cos?EF A???12?AF102?5a?6a1?EF1222∴应选A.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棱柱的性质,以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勾股定理、余弦定理等内容:对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典型例题十五

例15 如图,已知A1B1C1?ABC是正三棱柱,D是AC的中点. (1)证明:AB1//平面DBC1;

(2)假设AB1?BC1,求以BC1为棱,DBC1与CBC1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项城一高

项城一高

(1)证明:∵A1B1C1?ABC是正三棱柱,∴四边形B1BCC1是矩形.连结B1C交BC1于E,则E是B1C的中点.连结DE.

∵D、E分别是AC、B1C的中点,

∴DE//AB1.又AB1?平面DBC. 1,DE?平面DBC1,∴AB1//平面DBC1.

(2)解:作DF?BC于F,则DF?平面BB1C1C,连结EF则EF是ED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

∵AB1?BC1又AB1//ED. ∴ED?BC1.

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EF?BC1. 从而?DEF是二面角D?BC1?C的平面角, 即?DEF??, 设AC?1,则DC?1 213,CF?DCcos60??

44∵?ABC是正三角形,∴在Rt?DCF中,有

DF?DCsin60??取BC的中点G,

∵EB?EC,∴EG?BC. 在Rt?BEF中,EF?BF?FG 而BF?BC?FC?231,GF?, 44∴EF?2313?,∴EF?, 444项城一高

项城一高

3DF?4?1. ∴在Rt?DEF中,tan?DEF?EF34∴?DEF?45?,即??45?. 从而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

说明:(1)纵观近十年高考题,其中解答题大多都是以多面体进行专利权查,解答此类题,有些同学往往忽略或忘记了多面体的性质,从而解题时,思维受阻.今后要引以为戒.

(2)本题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正棱柱的概念和性质,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面宽,有一定的深度,但入手不难,逐渐加深;逻辑推理和几何计算交织为一体;正三棱柱放倒,与课本习题不同,加强了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在解答过程中,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不仅考查了识图,而且考查了作图.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较深入和全面地考查了各种数学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求同学们有较高的数学素质.

项城一高

搜索更多关于: 立几典型例题一 的文档
立几典型例题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b5y94ngn3qhtz4wk5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