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石国华 小箕铺中学
摘要:课余体育是学校课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课余体育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发现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有效手段等多种作用。课余体育具有突出的特点和多元化功能,对学生、集体、社会均可以发挥良好作用。课余体育具有教育学、体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课余体育 功能与价值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随着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的发展,现代课余体育已经远远越出了学校的“围墙”,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学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个人多年的课余体育教学所得,简要阐述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余体育的功能
事物的功能是由事物的性质和结构所决定的。课余体育的功能取决于课余体育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课余体育本质上是对学生实施的一种教育,它既是体育的,又是课余的,这就决定了课余体育具有独特的功能。
(一)课余体育对个人的功能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课余体育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健身
课余体育的体育属性要求学生身体直接参与活动,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从而对学生具有健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课余体育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 生命在与运动,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育的需要。青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充足的体育活动,正如空气、阳光、水对生命的意义一样,是学生须庾不可缺少的生命食粮。据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每天适宜的活动时间应保持在:小学生4-5小时;初中生2-3小时;高中生1-2小时;大学生也要不低于1小时。如果仅仅依靠每周2-3节的体育课,还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科学地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例如,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骨骼血液供应,增强骨细胞生长能力,加快身高增长;可以促进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强。
(2)课余体育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身体活动能力
科学合理的课余体育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各器官系统机能方面发生良好变化,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例如,改善大脑供血、供氧状况,提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量,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呼吸肌的力量等。由于课余体育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改善了身体机能,从而使身体活动能力得到增强。
(3)课余体育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方面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有机体的刺激等。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衡量人体机能能力的重要标志。课余体育活动对提高青少年学生这种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如提高体温调节的机能能力,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此外,从事课余体育活动,往往是在各种户外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如室外操场、田间小路、高山原野、严寒酷暑等。同时,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又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难以提供的非常态状况,譬如倒立、悬垂、滚翻、奔跑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现代社会生活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健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的群体有着最强烈的健美愿望。课余体育以它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为青少年学生追求人体美提供了最便利条件。学生通过课余体育练就了健美的身体,实现对人体美的追求。课余体育对学生的健美作用表现在:
(1)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美
健康美主要是指在健康身体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肤色、明亮的眼睛(神)、充足的精力和体力。
(2)塑造青少年学生的体形美和轮廓线条美
一般指生长协调、四肢匀称。女子身体苗条,具有区别于男性的,为女性所特有的轮廓线条美,而男子身材魁伟、躯体呈倒三角形。
(3)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姿态美
姿态美主要是指人在坐、立、走、跑等基本活动时的人体形态优美。姿态美的关键是脊柱发育正常,显出身体挺拔,坐、立、走、跑符合社会生活交往的礼仪要求,具有风度。
(4)培养青少年学生身体动作美
动作美主要是指在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灵敏性和有效性。在相应的环境中完成动作得体、大方。
3.健心
在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调整生活的节奏,这样才能适应紧张的现代社会生活。在课余体育中开展多种多样的休闲性和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恰是学生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的重要辅助手段。课余体育对学生的健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1)课余体育能有效地调节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心情愉快 体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游戏和娱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游戏和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内在基础,是体育诞生、发展的灵魂。今天人们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游戏和娱乐在人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是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West Point)的士官们,他们都无一例外,乐于接受游戏,而非训练。课余体育以它特有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使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自由自在地尽情地游戏、运动和竞赛,从而使紧张的生活得到了调节,郁闷的心情得到了解脱,低落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2)课余体育能有效地发展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在其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锻炼和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课余体育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具有独到的作用。如课余体育为学生提供了 一个广阔的自由自在地尽情游戏和娱乐的领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课余体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多边的社会交往的机会,而个性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使学生的个性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挥。学生正是通过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充实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扩大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扩大了他们的活动领域,加强了人际间的交往,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激发了社会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塑造了生动活泼的个性。
(3)课余体育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课余体育,首先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才能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青少年学生有机会发展体育运动的特长和爱好,从而弥补了正式课堂教学统一要求、以分数为衡量学生才能的唯一尺度的不足;其次,体育以其鼓励和不断地创新的特征。使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竞赛中去不断体验和感悟到创造之美和创新之美,只有不断对创新,才能在体育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反复体会努力拼搏、战胜对手、成为强者。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参加体育运动的所有学生,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超越了对手,更超越了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记录。“开拓创新”是体育运动的文化特质,是体育竞争的真实含义。正是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发挥,开拓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课余体育对集体的功能
在课外,以小团体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是课余体育的中等层次,这是课余体育的一种主要活动的形式,重要的是在于通过体育活动中人际间的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体育效果与集体形成的关系方面,对集体产生重要的
作用。在此,只做简单的阐述,对学生集体而言,课余体育的功能主要功能表现在:
1.赋予角色地位,规范集体行为。 2.增强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3.形成校风校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课余体育对社会的功能
现代学校教育已远远超越了学校狭小的空间,越出学校的“围墙”,走进了社区,与社会教育交融在一起。当代课余体育的发展同样也以多种形式与社区体育、高水平竞技运动结合在一起,并以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体育的范畴,而具有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作用,这是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课余体育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只做简单的阐述,主要表现在:
1. 优化社会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 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活跃体育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课余体育的价值
从社会文学角度审视课余体育的价值,是学校体育融入社会文化和社会体育的必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课余体育的必然要求。
(一)课余体育的多元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课余体育已远远超过了其体育课堂教育的补充和体育教育“第二课堂”的定位。相对于体育课来说,现代课余体育并不是体育课完全的延伸,它已经发展成为有着自己相对独立体系和领域的,具有教育、体育、文化等多元化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内,也辐射到校园外的整个社会,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因素。现代课余体育的多元化价值重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 课余体育的教育学价值
课余体育的教育学价值取决于课余体育的教育属性,表现在:学习和巩固体育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现代人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发展生动活泼的个性,提高认得运动能力,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人的现代化。
2. 课余体育的体育学价值
课余体育的体育学价值是由课余体育的体育属性决定的。表现在: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养成科学合理的体育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等。
3. 课余体育的文化学价值
课余体育的文化学价值取决于课余体育的多重属性,是从人类文化的视野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