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1《平行线》教案及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3:04: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平行线》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平行公理的推论. (2)学会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理解下列问题. (1)两条直线平行有什么条件?

(2)动手画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平行公理的内容是什么? (4)平行公理推论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

独立完成下列练习,然后与同伴讨论正确结果. 1.读下列语句,并画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与

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3)如图过点D画DE,使DE//AC,交BC延长线于点E.

(4)点P是的边AB上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BC平行. 2.填空.

(1)平行线用符号“ ”表示,直线AB与CD平行可记作“ ”读作 .

(2)已知直线AB及一点P,若过一点P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那么这样的直线有条.

(3)若直线a//b,b//c,则b//c的依据是( ) A平行公理 B等量代换

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平行线的定义

四、拓展提高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将线段BC二等分,过该点E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AB的平行线交AC于D点,用刻度尺量出AD、CD的长度,并比较大小,量出DE、AB的长度后并做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B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C 若a∥b,a∥c,则b∥c D 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2.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 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⑵两条不相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⑶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⑷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公共点的个数是 ( ).

A.只可能是0个,1个或3个 B.只可能是0个,1个或2个 C.只可能是0个,2个或3个 D.0个,1个,2个或3个都有可能 4.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⑴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

⑵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 ⑶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种,是 . 6.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应怎样改正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相交直线AB、CD外一点E,作直线EF平行于AB且平行于CD; (3)直线a∥b,过直线a外的一点P,作PQ⊥a,那么PQ⊥b. 7. 读下列语句,并画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的一点,直线CD 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E.

(3)过点D画DE∥AC,交BC的延长线于E.

8.如图 ,已知直线AB∥CD,直线AB与EF相交于点P,那么直线EF也与直线

CD相交,请在下面的推理过程中填空. ∵AB∥CD,AB.EF交于点P; ∴点P必在直线CD外.

假设直线EF和CD不相交,那么过点P就有两条直线.

AB和EF都与CD平行,这与 公理矛盾. ∴直线EF也与直线CD相交.

9.如图,梯形ABCD中,AD∥BC,P是AB中点,⑴过点P作AD的平行线交DC于点Q;⑵PQ与BC平行吗?⑶测量DQ与CQ是否相等.

10.在平面上有三条直线a,b,c,它们之间可能有几种位置关系?请画图说明.

检测评估 1.C 2.B 3.D 4. 平行,相交,重合5.2,相交或平行 6.(1)不对,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不对.如果EF存在,我们给相交直线AB、CD的交点起名字叫P,那么过EF外一点P存在AB、CD两条直线与EF平行.这显然不满足平行公理. 只能这样作图:过相交直线AB、CD外一点E,作作直线EF平行于AB(或作直线EF平行于CD).二者只能居其一.

(3)正确.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垂直.

7.略 8. 平行公理 9.作图略 平行,相等 10.两两相交,相交于一点,平行.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1《平行线》教案及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o1v4ww9v0fluh9boav3qhtz4wh9l00tw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