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第3节水的分布与组成、密度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5:14: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点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 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碱 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 酸 (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 发现红色立刻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量过多 。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 不消失 。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酚酞试液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酚酞遇碱变红 。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盐酸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生成的是碱性较强的氢氧化钠 。 水的密度

一、 1. 分别用量筒量出40、80、100毫升的水,用天平在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并计算出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 2 3 体积/毫升 40 80 100 质量/克 40 80 100 质量/体积 克/毫升 1 1 1 思考和讨论 你能对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后归纳出结论吗? 结论;水的质量跟体积正比,而且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1克/毫升,即1毫升的水的质量为1克。 2. 把上述活动中的水改为酒精进行实验得到出相关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 1 2 3 体积/毫升 40 80 100 质量/克 36 64 80 质量/体积 克/毫升 0.8 0.8 0.8 结论 酒精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且1毫升的酒精的质量为0.8克。 推广 进一步实验可测得:1立方厘米的铁的质量为7.9克,1立方厘米的铜的质量为8.9克。 结论 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相同。 即: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物质的特性叫密度。 1. 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3. 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 二、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能相互区分辨认的一种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力学性质。它表示相同的体积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或者说要相同质量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的体积不同的性质。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大小、质量的多少无关。密度公式??m是定义密度大小的v公式。但不能决定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所以说,密度不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也不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在学习密度公式时,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这一点十分重要。

例如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1m3的纯水质量是1.0×103kg。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的单位还有g/cm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cm3=103kg/m3,由此可知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也有密度相同物质,如煤油和酒精的密度都为0.8×103kg/m3。若不同物质的体积相等,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若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则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三、测定物体的密度 实验根据密度公式??m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和体积V,V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但对于不规则且不沉于水的固体可用沉锤法,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 (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蜡体积; (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 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实验步骤: 1. 固体密度的测定:(1)用天平秤出固体的质量m; (2)用量筒(杯)盛适量的水,并读出体积V1; (3)在盛有水的量筒(杯)中放入被测固体,读出体积V2; (4)计算被测物体的密度??m。 V2?V12. 液体密度的测定(如盐水):(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空烧杯盛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并用天平称出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液体(盐水)倒入量筒(杯)中,测出体积V; (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m1?m2 V 四、正确掌握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 密度知识中有三个比例关系 1.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m1V1?。 m2V22.不同的物质,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质量与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m1??1。 m2?23.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V1?2?。 V2?1例如 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克,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120克,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 分析:要求瓶子最多可以装多少硫酸?硫酸的密度是已知的,只需知道硫酸的体积,而硫酸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求出瓶子的容积是关键,根据装满水时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就可求出最多能多少千克硫酸了。 解法一:(分步求解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 根据水的质量m水=120g-20g=100g=0.1kg和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求出水的体积为 V水?m水?水?0.1kg?43 ?1?10m331.0?10kg/m则硫酸的体积为V硫酸=V容=V水 m硫酸=ρ=0.18kg 解法二:掌握了密度知识比例关系,也可以用比例方法解题. ∵V硫酸=V水 硫酸·V硫酸=1.8×103 kg/m3×1×104m3 -

m硫酸∴m水??硫酸?水?硫酸1.8?10kg/mm水??0.1kg?0.18kg33?水1.0?10kg/m33 m硫酸?利用比例关系解题,要明确写出比例成立的条件,再计算求解,利用比例关系解题一般比较简便。 M-V图像:如图所示,x轴表示体积,y轴表示质量,斜率表示密度。 (具体讲解与变式,可由教师课堂变换) 重难点突破: 1、将一块密度为8×10kg/m的无图放在水明桌面上,将其切去一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 C、密度不变 D、密度情况无法知道 考点:密度是物体的本身属性,与体积、质量大小等都无关。 【例题选讲】 例1.下列哪几句话是正确性的( ) ①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②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③物质的密度等于用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④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①②③④都正确 D.只有④正确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由物质本身决定,对于给定的物质密度是一定值,即根据公式33

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第3节水的分布与组成、密度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p8j1vzz034ka295j7z7yqpo85slb00d4i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