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气候的因素
这张联系图表,简明扼要,层次清楚,能使学生对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 形成原因有较清醒的认识。
2.气候的地区差异
通过此表使学生了解由于影响世界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不同地区的水 热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出现了地区差异。
二、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亲身体验到的事例,让学
生进一步理解和牢固记忆教材内容。
讲纬度因素时,列举我国冬季南北气候相差很大的事例。向学生提出问 题,为什么冬季时人们在黑龙江省的室外一般要穿皮衣,戴皮帽才能御寒; 而海南岛人穿夹衣就行了?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帮助完善答案。
讲海陆因素时,列举学生在海水中游泳的事例(我校地处北部湾畔,学 生大都在海水里游过泳)。提问学生为什么夏季(白天)在海水中游泳时, 海水的气温比陆地气温要低;晚上游泳时,水中比岸上要暖和。学生回答后, 教师小结: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一年或一昼夜的气 温变化,陆地大于海洋,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这时受海陆因素影响。
讲地形因素时,列举学生爬山的事例。爬到山顶上感觉到凉快,说明地 势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0.6℃。并列举我校 所在地东方县的年降水量很少,不及海南岛中部琼中县的年降水量的一半的 事例。教师分析原因:东方县地处海南五指山和长山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 沉、气温升高,不易成云致雨、降水很少。而琼中县地处五指山的迎风坡, 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降水较多。这些都是由于地形因素的 影响而致。
讲洋流因素时,列举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事:把热水倒进冷水中, 冷水变热;把冷水倒进热水中,热水变冷。如把热水比做暖流,冷水比做寒 流,那么可以说明:暖流使沿岸地区气温升高,寒流则使沿岸地区气温降低。 三、设计配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讲完课文后,我设计了配套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进一 步巩固和消化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练习一: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我国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镇,是我国有名的“北极村”,每年在9 月初就进入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这是为什么?而我国最南端的 旅游城市三亚,一月平均气温高达21℃,是避寒、游览、疗养、度假的黄金
季节,这又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俄罗斯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被誉为北极圈内 的一颗明珠;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位于40°N 以北,纬度要低,但 冬季时该港却全部封冻了?
3.青藏高原所处纬度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相当,但青藏高原是我国夏 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这是什么原因?
4.大西洋中爱尔兰岛上的瓦伦西亚与欧洲中部的波兰首都华沙差不多处 于同一纬度,但瓦伦西亚的一月平均气温为7.2℃,年降水量为1436 毫米; 华沙的一月平均气温为-3.3℃,年降水量为564 毫米。为何会出现这些差异 呢?
练习二:把下列地区与所对应的气候带用直线连接起来。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温带湿润地带 英国西部地区干旱地带 青藏高原高山地带
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区寒带和亚寒带 北冰洋沿岸热带多雨地带
河流和湖泊概况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地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在我国主要湖泊。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手段
录像机、实物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中国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
【板书】第一节 河流和湖泊概况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 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师总结】出示表2: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部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教师画板图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出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比较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