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成端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8 15:2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x86的体系中,内存页面是以4KB为单位来锁定的,也就是说,就算是你投递WSARecv()的时候只用了1KB大小的缓冲区,系统还是得给你分4KB的内存。为了避免这种浪费,最好是把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直接设置成4KB的倍数。 2. 关于完成端口通知的次序问题

这个不用想也能知道,调用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 获取I/O完成端口请求的时候,肯定是用先入先出的方式来进行的。

但是,咱们大家可能都想不到的是,唤醒那些调用了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的线程是以后入先出的方式来进行的。

比如有4个线程在等待,如果出现了一个已经完成的I/O项,那么是最后一个调用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的线程会被唤醒。平常这个次序倒是不重要,但是在对数据包顺序有要求的时候,比如传送大块数据的时候,是需要注意下这个先后次序的。 -- 微软之所以这么做,那当然是有道理的,这样如果反复只有一个I/O操作而不是多个操作完成的话,内核就只需要唤醒同一个线程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轮着唤醒多个线程,节约了资源,而且可以把其他长时间睡眠的线程换出内存,提到资源利用率。 3. 如果各位想要传输文件…

如果各位需要使用完成端口来传送文件的话,这里有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发送文件的做法,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讲,都会是先打开一个文件,然后不断的循环调用ReadFile()读取一块之后,然后再调用WSASend ()去发发送。

但是我们知道,ReadFile()的时候,是需要操作系统通过磁盘的驱动程序,到实际的物理硬盘上去读取文件的,这就会使得操作系统从用户态转换到内核态去调用驱动程序,然后再把读取的结果返回至用户态;同样的道理,WSARecv()也会涉及到从用户态到内核态切换的问题 --- 这样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频繁的在用户态到内核态之间转换,效率低下…… 而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微软提供的扩展函数TransmitFile()来传输文件,因为只需要传递给TransmitFile()一个文件的句柄和需要传输的字节数,程序就会整个切换至内核态,无论是读取数据还是发送文件,都是直接在内核态中执行的,直到文件传输完毕才会返回至用户态给主进程发送通知。这样效率就高多了。 4. 关于重叠结构数据释放的问题

我们既然使用的是异步通讯的方式,就得要习惯一点,就是我们投递出去的完成请求,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收到操作完成的通知,而在这段等待通知的时间,我们就得要千万注意得保证我们投递请求的时候所使用的变量在此期间都得是有效的。

例如我们发送WSARecv请求时候所使用的Overlapped变量,因为在操作完成的时候,这个结构里面会保存很多很重要的数据,对于设备驱动程序来讲,指示保存着我们这个Overlapped变量的指针,而在操作完成之后,驱动程序会将Buffer的指针、已经传输的字节数、错误码等等信息都写入到我们传递给它的那个Overlapped指针中去。如果我们已经不小心把Overlapped释放了,或者是又交给别的操作使用了的话,谁知道驱动程序会把这些东西写到哪里去呢?岂不是很崩溃……

暂时我想到的问题就是这么多吧,如果各位真的是要正儿八经写一个承受很大访问压力的Server的话,你慢慢就会发现,只用我附带的这个示例代码是不够的,还得需要在很多细节之处进行改进,例如用更好的数据结构来管理上下文数据,并且需要非常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等等,总之,非常期待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谢谢大家看到这里!!!

------ Finished in DLUT ------ 2011-9-31

搜索更多关于: 完成端口 的文档
完成端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qew0ukch8xzko047iq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