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7: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3课 专制下的启蒙

基础巩固

1.14~17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

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

A.仁人志士的追求 C.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理性之光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求答条件。

2.17世纪一位思想家首创社会契约说,反对“君权神授”鼓吹“君权人授”,这位思想家是

( )

A.霍布斯 B.卢梭 C.伏尔泰 D.洛克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先提出“君权人授”这一主张的是霍布斯,洛克.卢梭继承发展了这一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

3.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

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这表明伏尔泰主张

( )

A.开明专制 C.教随国定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可知伏尔泰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故D项正确;伏尔泰倡导专制君主推行开明的政策,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因行称义”是中世纪罗马教会的主张,故B项错误;法国宗教改革中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教随国定”的原则,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 4.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

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

B.因行称义 D.信仰自由 B.人文主义的魅力 D.自然科学的进步

A.社会契约论 C.自由平等说 答案 B

B.人民主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分析,这体现了人民主权说,故B项正确。

5.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

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

A.狄德罗 C.伏尔泰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最相似。

能力提升

6.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中国的新

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 )

A.文化背景的差异 B.民族精神的差异 C.时代背景的差异

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加强,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启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等人权思想。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以及封建主义残余严重,反侵略.求民主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捍卫主权和反封建。故选C项。 7.“在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

判。”“受到毁灭性批判”的观点,不包括

( )

A.“上帝是宇宙主宰,君权来自上帝” B.“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孟德斯鸠 D.卢梭

2018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rar17rx20fvqu4yw276b8ve00zsa00v6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