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 14,O-16,Mg-24,Al-27,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NO3 B.NO2 C.NaNO3 D.Al(OH)3 2、下列仪器名称为“滴定管”的是
3、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H2COOH B.CH3CH2OH C.Cu(NO3)2 D.氨水溶液 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催化剂 A.2Al(OH)3
△ Al2O3+3H2O B.4NH3+5O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4NO+6H2O
C.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D.2NH3+H2SO4= (NH4)2SO4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H2SO4 B.NaHSO4 C.NH3 D.NH4Cl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的固定”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B.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 C.氮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危害 D.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的缘故
7、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1-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 A.浓盐酸 B.NaCl 固体 C.浓氨水 D.NaOH 固体
8、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9、下列数据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A.活化分子百分数 B.化学平衡常数 C.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D.水的离子积常数 10、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氨之间存在下列平衡:
2NO2(g)
N2O4(g) ΔH<0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130℃,压强3.03x105 Pa B.温度25℃、压强1.01x105 Pa C.温度130℃、压强5.05x104 Pa D.温度0℃、压强5.05x104 Pa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CO2 ↑+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C.铜与过量浓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 ↑+4H2O D.FeCl2 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Fe2++4H++NO3-=3Fe3++NO ↑+2H2O
12、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
N2O(g)+CO(g)程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2(g)+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能量变化过
A.由图1可知:ΔH1=ΔH+ΔH2 B.由图2 可知:ΔH=-226 kJ/mol
C.由图2可知:反应①的反应速率比反应②快 D.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2O+和Pt2O2+
13、25℃时,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如下:
N2(g)+3H2(g)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g) ΔH=-92.4 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1mol N2(g)和3 mol H2(g)的总键能大于2 mol NH3(g)的总键能
D.在密闭容器中通人1mol N2和3 mol H2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14、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a)根据检流计(G)中指针偏转的方向比较Zn、Cu 的金属活泼性 B.图(b)根据导管中液面的变化判断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C.图(c)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测定稀HCl和稀NaOH溶液的反应热 D.图(d)根据两只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判断2NO2(g)
N2O4(g)的热效应
15、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在该电池中,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
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交换膜)隔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片允许Li+通过,不允许水分子通过 B.放电时,N极为电池的正极
C.充电 时, 阳 极 反 应 为 :Cu-2e-== Cu2+ D.充电时,接线柱A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常温时,向10 mL浓度为0.01mol/L的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的CH3COOH溶液,混合液的pH 与
加入CH3COOH 的体积V之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pH=12 B.b点时c(CH3COO-)>c(NH4+) C.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d点处微粒间存在:2c(H+)+c(CH3COO-)=2(OH-)+c(NH3·H2O)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4.6 B 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氧原子数为0.3 NA C.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 NA D.0.1 mol/L NaHCO3溶液中,HCO3-、H2CO3和CO32-总数为0.1NA
18、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下图所示是从铝土矿
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溶液中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 ↓+4Na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A的成分为Na2Al2Si2O8 和Fe2O3
B.用过量CO2 酸化,生成Al(OH)3的反应:AlO2-+CO2+2H2O=Al(OH)3 ↓+HCO3- C.过滤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D.灼烧操作前,坩埚需先洗净,再擦干 19、已知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aq,橙色)+H2O(l)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试管中加入4 mL 0.1mol/L K2Cr2O7溶液,再滴加1mol/LNaOH溶液至稍过量;
2H+(aq)+2CrO42-(aq,黄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