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李晶晶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5年第01期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尤其促进了我国当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但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对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把汉语言文学当中潜在的感性与理性成分充分挖掘并合理平衡,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阐述了审美教育在当今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影响,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这种审美教育的渗透,能对日后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一些促进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 现状 审美教育 作用
在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设置上,汉语言文学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汉语言文学教学旨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面广泛,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达到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和专业素养形成这一目的。作为语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的加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力度,而且利于学生们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这将会是教育界的一大胜利。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上的渗透,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纵观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长河,汉语言文学教学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的道路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这些人才不仅仅掌握了汉语言文学的精髓,同时也具备了很强的审美能力,回报着我们的社会。但是,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在课时的安排上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教学资源较少,方式不灵活,这些因素造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落后。其次,现在很多院校的体制不健全,一些学生汉语言文化功底很薄弱,也同样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在教学中,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另外还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报专业时比较盲目地选择了这个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文化素养提高得也慢。 二、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学内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实质上是作者人文思想的完美浓缩,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品读欣赏,能够将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技能很清晰地了解,来对学生自己日后的写作与表达起到一定的有利作用。除此之外,也能让学生们得到心灵上的享受,进而加强自己审美素质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良好渗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