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镇关于开展综治网格化管理
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健全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某某镇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社会管理的有效模式,整合基层各类综治资源,积极稳妥地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事务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我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为全面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扎实推进,成立某某镇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全镇开展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综治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工作。各村(居)应成立村级综治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
三、管理机制
建立某某镇综治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定格、定人、定责”,依托网格化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机制。
按照“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方便群众”的原则,并考虑治安及社会稳定状况。在全镇全面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将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划分为11个大网格;各村(居)按小组、自然村划分为若干小网格,小网格下设若干个网格点,每15-30户家庭为一个网格点。通过“四级网格”,把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中,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1、一级网格。即乡镇网格。在某某镇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本级网格的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要求管理和使用综治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做好本级网格的信息收录、归类、分流和处理;并负责指导村、社区开展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
2、二级网格。即行政村(居委会)网格。每个行政村(居)为一个大网格,共划分为11个二级网格。各村(居)支部书记任网格长,组织和领导本村(居)网格队伍开展综治网格化建设与运行工作。
3、三级网格。即村包片网格。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各村(居)以自然村、村小组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由一名村干部任责任
人,负责指导本网格内各网格点开展工作,收集各网格点的民情信息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4、四级网格。即基础网格点。在村包片网格下划分若干个网格点,每个网格点由15-30户家庭组成。网格点管理员由村小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退休人员或有声望、有能力的人员担任,网格点管理员直接联系网格内的所有农户,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民情信息并及时将掌握的信息上报上级网格责任人。
四、实施步骤
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开展工作调研,摸清各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召开镇班子成员会议,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镇动员部署大会,广泛开展舆论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第二阶段:网格划分,(5月1日至5月30日)。根据《实施方案》,科学划分工作网格,配置网格管理队伍,制定网格管理图例,正式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阶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6月1日至6月30日)。根据所收集和掌握的民情信息,将资料进行整理、并将信息录入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