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一年级]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0:02: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新的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 投影仪、多媒体播放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心理测试:罗夏克墨渍实验

(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第一印象觉得象什么?)在备选答案中请学生选择

罗夏克墨渍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性格测试实验,用墨水滴在纸上,中心对折,让被测者观察所产生的左右对成的图形,以此来测试被测者的性格。

2、出示《蒙娜丽莎》,学生准确的说出其名称 对比:

为什么对于墨渍的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蒙娜丽莎》所有人却能异口同声的有同样的认识呢?(抽象与具象给人的感受) 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之间是否毫无联系呢?(不是)来看看具象与抽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出示毕加索《公牛的变体画》,展示艺术家怎样从具象逐步抽象出物体的最简练外形 A、公牛的体量感及质感的表现 →

B、分析内在的组织结构,质感的表现已经退居其次→

C、彻底放弃对皮毛的质感的外在表现,以简练的形式直接表现对象的结构特点 →

D、精简内部结构,夸张整体的外型特征,在可以识别的限度内,将细节减至最少

艺术家这样对形象的探索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引出课题——《新的试验》 二、 授课 1、 新的形体理解:

对比:Velazquez的《宫娥》与Picasso的变体画《宫娥》 [思考]①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

观察Velazquez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注意画家实怎样作画的? 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根据对象来客观描绘,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 [思考]②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否有所变化? 2、 新的创作方法:

欣赏:Ferce Cako的《SICAF Soule 2003》 [思考]

如果早200年我们会不会看见这样的一件作品?为什么?

这件作品中用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使用过么?

这件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

(这是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它采用了新的载体形式。艺术作品的传统载体多是纸张、画布等物质实体,而该作品采用了光束这种新的载体形式,通过实物投影仪和光转换投影仪设备的表现力将RGB状态下光的艺术显示展现在观众面前,配上音乐后,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形式。当然我们看到的不是“原作”,而只是原作过程的数字化记录。) 3、新的创作主题: [思考]

是否可以将照相机、印刷等现代技术能否作为艺术品的创作手段?为什么?

(可以,独特手段的复制能够更好的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大众文化,比如明星、广告、速食等题

材,这些可不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容?你是怎样认为的? (可以,艺术来源于生活,体现现代的大众文化也是艺术的手段。) 欣赏:Andy Warhol的波普艺术《Marilyn Monro》

(丝网印刷绘画实际上是绘画、摄影和印刷三种媒介的综合。沃霍尔玛丽莲、梦露系列是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丝网印刷法的使用可以使同一幅作品被成百次地加以复制。同时,它也使沃霍尔可以随心所欲地选取现成的表现题材进行创作。不过,对于沃霍尔来说,这种方法的最为引人之处仍然在于,其不带个人风格的机器复制特征显示着,作品中的形象是未经艺术家心理的任何作用而直接呈现在画面上的。) 4、新的创作理念:

欣赏:藏传佛教行为艺术《生命转瞬——医学菩提沙子坛场》

(整个作品是为了展现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从艺术的角度看,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围绕在佛周围的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围绕在世界周围那一圈缥缈的气,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又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更令人叹服的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是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而从行为的角度看,僧侣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契合了图画的意图。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事的道理,漫长的付出和坚持,短暂的收获,失去的痛苦。) 5、学生实验性作品评讲(省略) 三 总结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艺术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概念,它与生活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模糊。对于这些作品,我们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创新之处,同时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揭题第二课图象与眼睛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艺术语言的分类: 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

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小结: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应用。 4、图象通过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具象——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提问:印象、特点如何) 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尔)

意象——直觉想象、幻觉等构成表象、理性、怪诞(提问:手法、特点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尔的作品(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 抽象——对自然对象省略、舍弃、视觉刺激、趋向音乐性、 意蕴的含混性;平面化、视觉冲击力(提问:形式、特点如何) 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的应用) 中国的书法作品 实战演习:

十多幅图片学生分组选择回答属于那种类型图象

小结:美术作品因美术语言运用的不同而产生的图象给人感觉也不同;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

[高中一年级]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ut49feoh47ty70kclt55mbv23ri50058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