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分别装有积木、高宝玩具的玩具筐,筐上贴有眼睛、嘴巴。
2.自制玩具标记图一套。 活动过程: 1.送玩具宝宝回家。
(1)教师模仿玩具宝宝的声音,伤心地哭:“呜—我在教室里玩了一天,我想回家休息了,我找不到家了,怎么办呀?”
(2)提问:玩具宝宝怎么啦?它为什么哭呀?
(3)教师与玩具对话:“你为什么哭呀?”引导幼儿关心玩具。 (4)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柜上的标记图,找出积木、宝高玩具的家。
(5)请个别幼儿将玩具筐放入相应的玩具柜中,送玩具回家。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1)提问:班上还有那些玩具,玩具的家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找一找还有那些玩具没有在自己的家里,请幼儿帮助它们回家。
3.游戏“谁走错了”。 活动六
活动名称:橡皮膏小熊(健康)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2.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懂得一些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玩具熊、橡皮膏若干。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观察受伤的小熊。
教师出示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提问:这是谁?它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熊受伤后,会有什么柑感觉呢?
2.讨论小熊受伤的故事。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 (2)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言。 3. 听小熊受伤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小熊究竟是怎么受伤的呢? (2)在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小熊爱运动但不会保护自己,让我们来告诉它怎样做才能不会受伤。
4.根据故事内容,在幼儿生活材料上给小熊画上橡皮膏。 5.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并能边看边讲述。
活动七
活动名称:你玩我玩大家玩(社会)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玩具应该大家玩的认识。
2.学会用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初步体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玩具若干。
2.事先请两位大班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3.幼儿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来。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师:“今天小明到丫丫家里做客,丫丫准备了很多玩具,他们是怎样玩这些玩具的呢?”
1.合作玩娃娃家游戏。一个人当妈妈照顾娃娃,另一个人当爸爸烧饭做事。
2.互相谦让共同玩。(表演时用互相谦让的语言交往)
提问: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玩的?(幼儿学说情境中的语言) 3.互相交换轮流玩。
提问: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玩的?
4.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可以合作玩,共同玩,还可以轮流交换玩,这样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二、请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用礼貌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如:给我玩玩好吗?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换着玩好吗?等等
三、小结
总结幼儿在游戏中好的表现,让幼儿再次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八
活动名称:小兔乖乖(故事)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初步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1)欣赏故事。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乖乖》。 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里有谁?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
提问:图妈妈要出去拔萝卜,对三个孩子说了什么? 兔妈妈走后,谁来了?小兔子怎么做?
看见兔妈妈回来了,大灰狼怎么了?兔妈妈来到家门口,唱了一首什么歌,小兔子才开门的?第二天,大灰狼也唱了这首歌,为什么小兔没有开门?他们对大灰狼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兔妈妈回来了,她为什么夸三个小兔子是好孩子? 再次欣赏故事,边听边学说故事中重复的对白。
(3)讨论:如果小朋友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该怎么办? 师幼共同归纳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九
活动名称:小河马拔牙(健康)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糖、睡觉前吃糖对牙齿有害。 2.初步懂得要保护牙齿,要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配套CD或磁带和《幼儿画册》(第一册P26) 活动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