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十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排序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5。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11日,收集了2008年7月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
答案。
3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2013年1月试题]错 3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2016年1月试题]错 3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2017年1月试题]错
班杜拉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7月试题]错
表现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即教育目标不是预先设计的,相反它是教育经验的自然结果。[2014年7月试题]错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2017年1月试题]对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2019年1月试题]对
超超在擦自己的桌子时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上,后又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一大片,老师制止了他的行为,并要求他拿干抹布把弄湿的桌子和地板擦干净。老师对超超行为的指导方法属于自然后果法。[2014年7月试题]错
超超在擦自己的桌子时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上,后又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一大片,老师制止了他的行为,并要求他拿干抹布把弄湿的桌子和地板擦干净。老师对超超行为的指导方法属于自然后果法。[2016年1月试题]错
超超在擦自己的桌子时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上,后又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一大片,老师制止了他的行为,并要求他拿干抹布把弄湿的桌子和地板擦干净。老师对超超行为的指导方法属于自然后果法。[2019年1月试题]错
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对象看,它的功能主要有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2014年1月试题]对 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适时,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体验他人的情绪,从而使其产生安慰、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一做法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情感支持原则。[2013年7月试题]对 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适时,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体验他人的情绪,从而使其产生安慰、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一做法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情感支持原则。[2016年7月试题]对 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适时,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体验他人的情绪,从而使其产生安慰、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一做法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情感支持原则。[2019年7月试题]对
当指导目的是使幼儿增加某种行为时,一般可采用正强化法。[2015年1月试题]对 当指导目的是使幼儿增加某种行为时,一般可采用正强化法。[2016年7月试题]对 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2015年7月试题]对
电视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2014年7月试题]对 电视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2020年1月试题]对
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15年7月试题]对 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16年7月试题]对 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17年6月试题]对 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19年7月试题]对 对于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教师必须进行惩罚。[2015年7月试题]错 儿童的共情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2014年7月试题]对 儿童的共情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2017年6月试题]对 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2018年7月试题]错 儿童的共情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2020年1月试题]错
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在依恋类型中属安全型儿童的表现。[2017年1月试题]对 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在依恋类型中属不安全型儿童的表现。[2014年1月试题]错 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在依恋类型中属焦虑型儿童的表现。[2019年1月试题]错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