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核酸也具有催化功能
B. 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有的可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有的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C. 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搬运各自组成单位的工具 D. 分化程度不同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细胞质中能转运氨基酸的物质是tRNA。
3、细胞中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有:核糖体、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4、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详解】A、酶在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 B、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如染色体可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
C、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转运氨基酸是t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的合成不需要搬运的工具,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核DNA相同,分化的细胞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2.在植物体内叶肉细胞中合成的蔗糖不断运出,再由筛管转运到其他部位贮存、利用。如图表示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及相关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的
A. 蔗糖载体和ATP—酶之间功能的差异与它们分子结构的差异直接相关 B. 叶肉细胞保持较高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
C. H?进出叶肉细胞的方式不同,但都需要借助相关蛋白质 D. 图中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两者的运输动力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K+运输到筛管,动力是ATP,属于主动运输;蔗糖运输到筛管,需要蔗糖载体,动力是H+浓度差,也是主动运输。
【详解】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蔗糖载体与ATP酶的功能不同,其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A正确;
B、根据图示,蔗糖运输时与H+同向运输,因此,叶肉细胞内H+多(pH低)更有利于蔗糖运出叶肉细胞,B错误;
C、图示H+进叶肉细胞需要ATP提供动力,为主动运输,需要相关载体蛋白,H+出叶肉细胞需要蔗糖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图示蔗糖主动运输的动力是膜两侧H+浓度差,而K+的运输动力是ATP, 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面的知识,根据图示物质跨膜运输特点,判断物质运输方式即可解题。
3.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B. 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
C. 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D. 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疗法的靶点是正常免疫细胞,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去杀死癌症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般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3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详解】A、由题意可知,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A正确;
B、癌症免疫疗法通过直接杀死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B错误;
C、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攻击癌细胞,C错误; D、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4.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DNA序列,这段DNA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另一位点,转座子可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在细菌的拟核DNA、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很快地传播到其他细菌细胞,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转座子可能引起酵母菌发生染色体变异 B. 转座子复制时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 转座子从原位上断裂时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 含有转座子的细菌对有些抗生素有一定抗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座子为DNA,故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复制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详解】A、转座子可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因此可能引起酵母菌发生染色
的体变异,A正确;
BC、依题意可知,转座子的化学本质是DNA,因此其在复制过程中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其从原位上断裂时,伴随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错误,C正确;
D、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因此含有转座子的细菌对有些抗生素有一定抗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学会从题干提取相关的信息,根据转座子可以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内移动可以推出,转座子可能引发染色体变异,含有转座子的细菌可能会有一定的抗性。 5.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发挥了协同作用 B. 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C. 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D.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
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
5、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详解】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