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题号 得分 温馨提示: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时间48分钟,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一 二 三 总分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2.下列几种常见的液体中,属于混合物且不含有机物的是:
D.生理盐水
A.果汁 B.牛奶 C.蒸馏水
3.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C.在房间里放盆石灰水防止煤气中毒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4.菲律宾大学的Edwino Fernando和同事们发现一种新植物,它可以吸收大量镍元素,吸收量是 普通植物的100到1000倍,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镍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点滴板
pH 试纸
A.点燃酒精灯 B.液体的量取 C.取用固体药品 D.测定溶液pH
6.下列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
/
B.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辩证观: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7.2018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 C23H4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新霉素属于氧化物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17 D.1g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个氮原子
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N2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9.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鉴别H2和CH4 鉴别石灰石和烧碱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答题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
×100%
6 7 8 9 10 /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34分) 11.(6分)同学们研学游出行大多会携带保温杯,小明同学的保温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种即可)。
(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 (写出 1 点即可)。
(3)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 。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 (填“强”或“弱”)。空气中,铝 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12.(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 (2)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3)请写一个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 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5)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应 。
13.(7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CuCl制备流程如图: 已知:CuCl难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
(写出 1
(1)“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是 ,产生的SO3能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a”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得到的滤液2有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
(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 。
/
/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填化学式)。
14.(8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与反应初始温度有关;猜想二: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
用砂纸打磨镁条,进行下列实验。打磨的目的是 。 (1)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质量和长度的镁条与相同体积的稀硫酸进行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① ② ③ (2)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3)实验②和③比较,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与 有关。
(4)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结论 。 (5)上述实验最好选用收集方法 ,除了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 ,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与评价】
(6)实验①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该反应属于 (填“吸或“放热”)反应。
15.(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问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 映离子浓度大小。
(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 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 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M点时电导率为零,离子浓度也几乎为零,此时混合液体静置后呈 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和SO4结合成BaSO4 B.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 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
+
+
﹣
2+
2﹣
反应初温/℃ 20 20 30 镁的形状 镁条 镁条 镁条 稀硫酸的浓度/% 气体的体积/ml(收集0.5分钟) 5 10 10 40 55 62 热”
究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