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号 K59+580 K59+560 K59+540 K59+520 K59+500 K59+480 K59+460 K59+440 K59+420 K59+400 K59+380 K59+360 摊铺 171℃ 172℃ 171℃ 173℃ 169℃ 168℃ 165℃ 168℃ 171℃ 168℃ 172℃ 169℃ 初压 161 165 158 160 163 158 156 160 159 158 157 164 复压 143 147 140 142 146 141 141 144 142 140 148 144 终压 114 127 118 120 118 122 125 119 124 118 119 120 备注 总结:摊铺、初压、复压、终压温度全部满足了规范要求,验证了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及摊铺、碾压的速度可行,能在较高温度下完成碾压,确保了沥青上面层的压实度。 9、碾压组合对比
第一种碾压组合压实度检测表
桩号 距内侧边缘 压实度 平均值
K59+520 K59+520 K59+560 K59+560 1米 99.1% 9.5米 99.2% 1米 99% 7米 99.1% 99.1% -17-
第二种碾压组合压实度检测表
桩号 距内侧边缘 压实度 平均值 K59+370 K59+370 2米 99.6% 9米 99.7% K59+440 1.5米 99.5% 99.6% K59+440 10.5米 99.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种碾压组合与第二种碾压组合都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第二种碾压组合存在局部过碾粗集料表面棱角破坏、表面发白现象。为防止过度碾压破坏集料棱角,因此经过对比优选第一种碾压组合。
总结:碾压:①初压采用DD125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速度3km/h,相邻碾压带轮迹重叠20-30cm。②复压采用两台CC624、一台 DD125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双向强振碾压, 碾压作业段长度为75m,每段振压遍数为3遍,每台强振碾压1遍,压实速度控制在3-4km/h,采用高频低幅,以产生较大的激振力,振动频率为35-50Hz,振幅为0.3-0.8mm,重叠1/2轮,碾压时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的方向。③终压采用一台DD130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压实速度控制在4km/h,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20-30cm,压至无轮迹为止。
10、施工接缝处理:
(1)纵向施工缝: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采用斜接缝。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并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最后作跨接缝碾压以消缝
-18-
迹。上中下三层纵缝均应错开20cm以上且避免轮迹带。
(2)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臵检测摊铺端部,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处理位臵,人工用镐切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人工在摊铺层立面上涂刷乳化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摊铺前熨平板应提前0.5~1h预热至不低于100℃,并将原压实部位进行预热甚至软化;碾压时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向新铺面层,以每次20cm宽度为宜,直至全部在新铺面上为止。改为纵向碾压时,不要在横接缝上垂直碾压,以免引起新旧层错台。碾压完毕后要对平整度作专门测量,如不符合及时处理。确保接缝平整。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宜错位1m以上。
(3)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伸缩缝20m以上,不许设在伸缩缝处,以确保伸缩缝两边路面表面的平顺。
11、交通管制
为保护成品上面层免受污染,我合同段对沿线上道土路口进行了挖除。在路面起点K56+025中央分隔带处、在收费站上下道口及万临路分离立交下采用双排隔离墩封闭,并在路面起点K56+025、收费站上下道口处采用铁管焊制大门上锁预留专用出入车道,专人24小时值班。并在封闭处均设臵了频闪灯及防撞筒,设臵了“前方道路封闭”“限速40Km”的标志牌。
在上面层施工区两端设各种警示标志牌,标语为“前方施工、减速慢行”、“前方施工,注意安全”、 “限速40Km”。在中央分隔
-19-
带开口处横向采用彩钢瓦封闭,纵向采用安全锥连结三角彩旗,限制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七、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①拌和控制:
a、加强料堆卸料和装料的管理,减少随机离析。 粗集料如果在料堆底部发生了离析,用装载机将料重新拌和。
b、自卸车在出料口处接料过程中,分三次装载,第一次靠近汽车的前部,第二次靠近汽车的尾部,第三次在汽车的中部,以尽量避免造成混合料的离析。
c、注意加强拌合场与施工现场的联系,一方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对方并采取相应措施。
d、定期校核计量设备、温度测试系统。开机前要全面检查拌和楼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应及时排除。
e、拌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操作,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例,严格控制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
f、每天拌和完成后,拌和楼的操作人员及修理人员要检修和保养拌和站设备。
g、在拌和机下料口设专人采用插入式温度计检测每车混合料的温度,记录好成品料温度。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