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包衣材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9:57: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是以 HPMC 为主的多种药用辅料组成的混合物,具有成膜后细腻光滑,颜色鲜艳稳定,有很高的拉伸强度,黏度高,混悬液的均匀性、稳定性高,沉降速度低等优点。

胃 溶 型包衣 材 料 的 主 要 作 用是上 色、遮味、避 光、防 潮、延长 保质 期、改善外 观、提 高 药 品 档 次等等,是薄膜 包衣 最 基本 的一 些要求。

薄膜包衣剂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增光剂、色素和溶剂等组成

1、成膜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 )是常用的胃溶型(其 实

质 是 在 胃部 释 放药物)包衣材料,由甲基纤维素( MC )中部分甲氧基被羟内氧基置换反应而成.

HPMC 可分为速溶型和热溶型, 速溶型遇冷水迅速分散,约 2 min 后液体的黏度慢慢变大。 热溶型遇冷水成团,遇热水即溶解分散,至室温时溶液黏度变大。目前速溶型高黏度 3 500~5 600 在医药工业应用较广,是包衣效果较好的材料,其特点是成膜性好,它既可溶于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也能溶于水,衣膜在热、光、空气及一定的湿度下很稳定。HPMC包衣制备的颗粒剂 ,不仅可掩盖苦味 ,易于吞服 ,而且具有优越的防潮性能 ,利于中药稳定性的提高。

2、增塑剂有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酯、蓖麻油等

增塑剂是一种分子量相对较低的材料,用在配方中,它能降低薄膜材料聚合

物“玻璃转变温度”即“强”值,从而使衣膜脆性和硬度降低,减少衣膜裂纹 的发生,增加衣膜柔韧性。常用的水溶性增塑剂有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含 羟基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可作为某些纤维素类包衣材料的增塑剂;水不溶性的 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蓖麻油、甘油三醋酸酯、液状石蜡、 玉米油、柠檬酸三乙酯等,用于水不溶性的聚合物的增塑剂。增塑剂在配方中的 用量一般多在10%~30%,增塑剂用量太多,则薄膜太软,从而引起包衣制剂的聚集、粘连,包衣时难以操作,也不能获得完整的包衣;增塑剂太少,不能克

服胶乳粒子变形的阻力,结果会形成不完整或不连续的衣膜,或者衣膜在贮存期 容易破裂。

PEG 可溶于水及胃肠液,其性质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一般在 4 000~6 000 者

可成膜,包衣时用其 25%~50% 的乙醇液,形成的衣膜对热敏感,温度高时易熔融,故常与其他薄膜衣料如 HPMC 、 CAP 等混合使用。新雪丹颗粒用 HPMC和 PEG包衣后与Ⅳ号丙烯酸树脂比较 ,其溶化性大为提高 ,包衣后的颗粒防潮性能明显高于未包衣颗粒 3、着色剂(遮光剂)

为了改善制剂外观,便于识别,掩盖某些有色斑的片芯,或者为了防止片芯中的主药成分见光分解,常加入着色剂(遮光剂)。由

于着色剂有的兼有遮光作用,故有时将着色剂与遮光剂合并说明。目前常用的着色剂有水溶性色素、水不溶性色素和色淀三类。水溶性色素如苋菜红、苹果绿等;水不溶性色素有氧化铁类着色剂,如红氧化铁、棕氧化铁、黑氧化铁等;色淀是用氢氧化铝、硫酸钙等惰性物质使水溶性色素吸着沉淀而成,如日落黄铝色淀、亮蓝销色淀。遮光剂常用的是二氧化钛、滑石粉,且这两种成分也是白色着色剂。

4、抗粘剂

包衣过程中如有些薄膜材料黏性过大,易出现粘连,可加入适当的固体粉末以防止颗粒或片剂的粘连,这类物质称之为抗黏剂,有的称之为固体粉料。常用 的有如滑石粉、硬脂酸镁、胶态二氧化硅等。 5、溶剂

要使薄膜包衣材料成为覆盖在片(丸)子表面的衣膜,首先要用合适的溶剂(分散介质)将薄膜包衣材料溶解成包衣液。溶剂对包衣液的黏性、薄膜形成方式、包衣操作速度以及所成薄膜的性质等均有影响,可见,溶剂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包衣膜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时,首先要考虑其溶解性能,还要求蒸发、干燥速度适中,解吸附能力强,易于除去,不易在材料中残留。目前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既有水溶型也有水不溶性高分子物质。常用的溶剂是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

参考文献:胡松茂编著,药用辅料 薄膜包衣预混剂生产和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05,

搜索更多关于: 包衣材料 的文档
包衣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9af4g45m4qfr116rl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